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寒露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寒露節氣有什麼習俗

寒露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寒露節氣有什麼習俗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5 06:45:05

  導讀:每個節氣出現都會讓天氣變得不一樣,而且我們的飲食也開始有所不同,雖然是細微的,但是認真的人肯定能發現,那麼寒露節氣的特點和風俗都有哪些呢?想知道寒露節氣有什麼習俗,就來瞧瞧小編對寒露節氣的介紹吧。

  寒露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寒露節氣的特點:寒露節氣,北方的大部分地區已入秋,而南方開始進入秋季。寒露節氣後,露水會變得更多,氣溫也會随之降低。

  寒露的風俗:秋釣、登高、吃花糕、飲菊花酒、吃芝麻等。

  寒露節氣有什麼習俗

  登高

  由于重陽節在寒露節氣前後,寒露節氣宜人的氣候又十分适合登山,慢慢的重陽節登高的習俗也成了寒露節氣的習俗。登高寓意“步步高升”“高壽”。

  賞楓葉

  寒露時節,很多地方有賞楓葉的習俗,“霜葉紅于二月花”說的也是這個季節。賞楓葉的這個“賞”字非常重要,不同于坐在窗台上或者走到街道上看看葉子就算了,必得身臨其境方能品味其妙。

  秋釣邊

  因寒露時節,氣溫下降迅速,深水處太陽已曬不透,魚兒遊向水溫較高的淺水區,所以有“秋釣邊”之說。

  芝麻

  吃芝麻

  寒露到,天氣由涼爽轉向寒冷。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四時養生理論。這時人們應養陰防燥、潤肺益胃。于是,民間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習俗。

  吃花糕

  寒露節氣一般與重陽節在時間上相近,因而九九登高之後,有吃花糕的習俗。因“高”與“糕”諧音,故應節糕點謂之“重陽花糕”,寓意“步步高升”。

  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細花糕”和“金錢花糕”。粘些香菜葉以為标志,中間夾上青果、小棗、核桃仁之類的幹果。

  飲菊花酒

  寒露與重陽節接近,此時菊花盛開,為除秋燥,某些地區有飲“菊花酒”的習俗,這一習俗與登高一起,漸漸移至重陽節。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釀制而成,古稱“長壽酒”,其味清涼甜美,有養肝、明目、健腦、延緩衰老等功效。

  吃柿子

  民諺有“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紅了皮”,此時的柿子恰好成熟,正是吃柿子的好時候。其所含的維生素及糖分要高出一般水果一到兩倍,經常食用有利于補虛、止咳、利腸、除熱。(提醒:空腹食柿子易患胃柿石症,所以最好飯後食用,盡量少食柿皮。同時也要控制食量,不宜同食含纖維素較多的蔬菜等食物,患有慢性胃炎者、消化不良等胃功能低下者、胃大部切除和糖尿病人不宜食用。)

  吃螃蟹

  有俗話說“寒露發腳,霜降捉着,西風響,蟹腳癢”,天一冷螃蟹的味道就要“正”了。“九月團臍,十月尖”,眼下雌蟹卵滿、黃膏豐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節。

  中醫認為,河蟹性寒,味鹹,具有清熱散結、通脈滋陰、補益肝腎、生精益髓、和胃消食、散熱通絡、強壯筋骨等功效。煮螃蟹以清蒸最原汁原味,營養價值高。

  飲寒露茶

  人說“一年之茶在于秋”,在這秋意漸深的天氣裡,閑下來時捧一杯熱茶,暖身又暖心,而寒露節氣就該喝一杯寒露茶。

  所謂寒露茶,乃是指寒露節氣前三天和後四天所采之茶,也叫做“正秋茶”。寒露時節,堅持合理飲茶品茶,既可溫暖滋養身心,又無燥火襲人之擾,既能禦寒暖身,又可養胃助消化、預防感冒等疾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