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周歲稱為襁褓,襁褓亦寫作“襁緥”、“襁保”、“襁葆”、“繦緥”。意思為包裹嬰兒的被子和帶子;指嬰幼兒,古代泛指1歲以下幼童,現在以此借指未滿周歲的嬰兒;把嬰兒包裹在小兒被中。出自《列子·天瑞》:“人生有不見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
《列子·天瑞》:“人生有不見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漢書·宣帝紀》:“曾孫雖在襁緥,猶坐收系郡邸獄。”顔師古注引孟康曰:“緥,小兒被也。”康有為《大同書》甲部第一章:“嬰孩無知,雖使隕於母胎,夭於襁褓,啜氣欲絕,豈識患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