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年代的農村,小孩子日常接觸最多的就是野外的花花草草,可是對花草的名字知曉的甚少,而且由于民間多用方言稱呼,即便喊出它的名字,可在理解上早就遠離幾萬裡,而當時能認識也就是蒲公英、雞冠花、粉豆花等很少幾種,還有這幾種植物雖然常見卻叫不上名,你見過其中幾種?
一、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别名野堇菜、光瓣堇菜等,它是一種多年生的宿根藥草本,葉片下部呈三角形,上部呈長圓披針形,花朵紫色如同立在一根釘一上,根是黃棕色,每年春季開花,花期約一個月左右,經常在路邊的草叢裡、河岸向陽坡及灌木叢裡生長,幼嫩時可以挖掘食用,由于其花朵豔麗,小時候經常采集拿在手中玩耍,但是紫花地丁是有毒的,不可大量食用,不然就會拉肚子。
二、田旋花
田旋花是旋花科多年生的藥本植物,莖曼在地面上橫走,遇到作物及纏繞其上,不認識的常常認為它是喇叭花,但是它莖曼較短,花柄比花萼長的多,花冠多白色或粉紅色,在農村耕地及荒破草地上最常見,春季出苗,夏季開花,也是麥田最多的野草之一,小時候被用來喂養牛羊。
三、腎子草
腎子草,本身就是一種中藥,又叫燈籠草,多分枝草本,葉2-4對短柄呈卵形,每年3-4月開花,花冠藍色、紫色或藍紫色,星星點點,遠看如夢如幻,生于路邊及荒野雜草中,小時候常把它當做柴禾燒。
四、酢漿草
酢漿草又叫三葉酸、酸咪咪,全草入藥,多年生草本植物,莖匍匐或斜升,多分枝,春夏秋不間斷開花,花單生或數朵集為傘形花序狀,十分壯觀,喜歡生長在河谷沿岸、路邊、田邊、荒地等處。
五、播娘蒿
播娘蒿又叫米米蒿、麥蒿,一年生草本植物,叉狀毛,莖生葉,分枝多,花序傘房狀,花瓣黃色,生于山坡、田野及農田,株體可達一米多高,是田地的一種惡性雜草,很難根除。
六、麥瓶草
麥瓶草又叫面條棵、面條菜、香爐草等,是石竹科、蠅子草一年生草本,莖單生,直立,不分枝,花直立,花萼圓錐形,蒴果梨狀,也是麥田的一大害草,每年5-6月開花,肥嫩的葉片和幼莖可以作為野菜吃食,味甜鮮美,全草可入藥,有潤肺止咳的作用。
七、決明子
決明子别名假綠豆、草決明,它是一年生、直立、粗壯灌木草本,決明花朵為黃色,莢果細長四棱柱形,就像綠豆莢,常生于山坡、路邊和曠野等處,它常被人與野決明混淆,誤認為是望江南,望江南民間稱為蛇見跑,因為它的花散發一種香氣,蛇一聞到望江南的花香,就會立馬竄逃,而決明子不會。
八、鳢腸(lǐ cháng)
俗稱旱蓮草、墨水草、烏心草、黑墨草,鳢腸是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葉片長圓狀,頭狀花序,有細花序梗,花冠管狀,白色,每年6-9月開花,常生于河邊、田邊或路旁,株高59厘米左右,幼嫩時可以當做野菜吃食,鳢腸全草入藥,有涼血、止血功效。
九、益母草
益母草又名九重樓、雲母草,輪傘花序腋生,夏季開花,花冠粉紅至淡紫紅色,最易招惹蝴蝶成片采蜜,小時候最愛在上面抓蝴蝶,常生于山野荒地、田埂、草地等處,莖直立,通常高1米左右,益母草可全草入藥。
十、飛蓬
飛蓬是一種很常見的菊科野草,是對農作物有害的一種雜草,葉互生,每年7-9月開花,花淡紅紫色或白色,果實成熟後帶毛,可被風帶走,是農田最常見的一種野草。
總之,小時候農村常見卻不知道叫啥的野草,如今多數都可作藥,你見過幾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