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綱五常指的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以及仁、義、禮、智、信,這是董仲舒對孔孟學說的總結,而且按照他“貴陽而賤陰”的理論,做了進一步的闡釋,是我國古代傳統封建禮教的道德準則,也是社會生活秩序的規範。
三綱五常是什麼意思
三綱五常由西漢時期的哲學家董仲舒提出,著于他的《春秋繁露》當中,是封建社會的道德規範和準則。三綱指的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指的是,仁、義、禮、智、信。
董仲舒認為,在人類的倫理道德中,君、父、夫為“陽”,他們永遠處于主宰、尊貴的地位,而臣、子、妻為“陰”,永遠處于服從、卑賤的地位;五常則是社會尊卑的基本法則,隻有堅持五常,才能維持社會和人際關系的穩定與和諧。
三綱五常其實源自先秦時期的孔孟學說,董仲舒對此進行了總結和進一步闡釋,按照他“貴陽而賤陰”的理論,最後提出了三綱五常。董仲舒當時提出的是三綱原理和五常之道,還未将兩者并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