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日本為什麼能18年拿18個諾貝爾獎

日本為什麼能18年拿18個諾貝爾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6 12:31:57

日本為什麼能18年拿18個諾貝爾獎(19年19個諾貝爾獎日本)1

19年,19個諾貝爾獎!“失落”的日本,再度震撼世界。

昨天,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美國科學家斯坦利·惠廷厄姆、約翰·古德伊納夫及日本科學家吉野彰獲此殊榮。

日本為什麼能18年拿18個諾貝爾獎(19年19個諾貝爾獎日本)2

他們貢獻了什麼?是锂離子電池,這項半個世紀以來,人類最重要的發明。

它被廣泛應用于手機、電腦、電動汽車等領域,遍布人類生活的每個角落,創造了一個可充電的世界。放眼當今世界,沒有誰,能離開锂電池。

正是這三位锂電池之父,用無數次實驗,馴服了锂離子,讓人類邁進可重複充電的“超長待機”世界,以及無線互聯的偉大時代。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争爆發,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為打擊以色列及其盟國,宣布石油禁運、暫停出口,全球油價立即上漲,第一次石油危機就此爆發。

因西方發達國家經濟嚴重依賴進口石油,石油危機驚天動地,讓各國遭受重創。為擺脫對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依賴,人類開始探索新能源。

70年代,威廷漢發現锂具有強烈的釋放電子動力,并研制出可充電的锂離子電池;80年代,古迪納夫在此基礎上,研發出钴酸锂,讓锂電池體積更小、容積更大、更穩定。

1985年,吉野彰在前人基礎上,發明了第一個商業上可行的锂離子電池,一種重量輕還能重複充電數百次的神級電池,就此改寫人類社會。

日本為什麼能18年拿18個諾貝爾獎(19年19個諾貝爾獎日本)3

30多年過去,我們慨歎無限互聯的偉大。然而,更令人驚訝的是日本,又是日本,這已是19年來,日本獲得的第19個諾貝爾獎了。如此驚人速度,堪稱諾獎收割機。

日本為什麼能18年拿18個諾貝爾獎(19年19個諾貝爾獎日本)4

2001年,日本意氣風發,喊出“50年30個諾貝爾獎”計劃,如今已實現大半.....它從未失落,這才是真實的日本。

上世紀80年代,日本半導體産業一路狂奔,東芝等巨頭震懾全球,後被美國制裁,脫離時代, 再加上90年代經濟泡沫破裂、嚴重的老齡化,日本一路被唱衰了近30年。

但如今,它再次震撼世人。今年7月,日本閃電制裁韓國,禁運向韓出口的3種關鍵半導體材料,一記勾拳重創韓國半導體,幾乎讓全韓窒息。

為什麼日本敢突然出手,為什麼半導體強國韓國,被搞得這麼慘?因為在全球大型半導體企業,至今仍依賴日本原材料,大部分國家不過是下遊小弟。

日本為什麼能18年拿18個諾貝爾獎(19年19個諾貝爾獎日本)5

就3種禁運材料而言,日本壟斷全球70%的市場份額,三星、LG幾乎100%靠進口日本。所以,它有底氣閃擊韓國,并一步步擴大戰線。

半導體隻是一個縮影,19年19個諾獎,每個背後,都是一個高科技産業。

在光學、超級計算機、工程機械、碳纖維、工業機器人、頂尖精密儀器、超高精度機床等頂尖科技領域,日本都站在前列,掌握絕對話語權。

以超高精度機床為例,它和材料學并稱工業之母,而全球70%的精密機床都搭載日本的全自動對刀儀;世界最高精度機床主軸、美國F22猛禽戰機,均與日本機床有關。

甚至iPhone中的1000多個核心部件,都有一半來自日本。可以說,沒有日本半導體和精密設備,三星、蘋果、高通全球科技公司,都将遭受重擊。

日本為什麼能18年拿18個諾貝爾獎(19年19個諾貝爾獎日本)6

再來看組數據,日本有幾個指标一直位居世界前列:研發投入占GDP比例世界第一;由企業主導的研發投入占總投入比例世界第一;專利授權率高達80%......

所以,忘掉偏見,日本是有諸多問題,但它遠沒有衰老、失落,世界唱衰日本的30年,也是它不斷創新的30年。在大多數難以攻克的高科技領域,它仍站在人類金字塔尖。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我們不禁要問,日本科技為何屢次站上巅峰?日本為何敢喊出“50年30個諾獎”的口号?日本的強大,從何而來?

首先,是整個國家對科技高度重視。

科技之于人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空喊口号者衆,真正背水一戰者寡。日本,則把科技當成了立國之本。

1995年,日本國會通過《科學技術基本法》,又制定多個5年計劃,試圖借此将日本建設成科技強國。它是這麼規劃的,也是這麼做的,即便是經濟泡沫破裂後,也不願減少科研投入。

日本為什麼能18年拿18個諾貝爾獎(19年19個諾貝爾獎日本)7

2015年,日本整體研發費用為1800億美元,僅此于美國和中國。但其研發支出在GDP占比高達3.6%,遠超中美。

2016年,日本内閣又通過《第五期科學技術基本計劃(2016—2020)》,力求官民研發支出總額占GDP比例4%以上。

舉國重視之下,日本科研人員得以在這片土壤上潛心科研,并誕生了燦若星河的大師。

其次,是對教育、對知識發自内心的尊重。

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江崎玲于奈曾說:一個人幼年時接觸大自然,萌生出最初的、天真的探究興趣和欲望,是非常重要的科學啟蒙教育,是通往科學巨匠的路,理應無比珍視、精心培育、不斷激勵和呵護。

日本教育便是如此,相比成績,他們更善于保護孩子天性,最大限度激發孩子好奇心。

尊重教育、尊重知識,這些理念貫穿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日元,一千元紙币上是野口英世,日本著名生物學家;

日本為什麼能18年拿18個諾貝爾獎(19年19個諾貝爾獎日本)8

五千元上是樋口一葉,日本著名文學家;

日本為什麼能18年拿18個諾貝爾獎(19年19個諾貝爾獎日本)9

一萬日元上,是教育家、思想家福澤谕吉。

日本為什麼能18年拿18個諾貝爾獎(19年19個諾貝爾獎日本)10

日元上,沒有王侯将相,全部是為科技、文化做出貢獻的人。潛移默化中,日本人以學者為傲,知識在這個民族獲得應有的尊重。

彈丸之地,卻在二戰後短短幾十年,躍居世界強國,拿諾獎拿到手軟,一張小小的日元,或許就是答案。

最後,是精益求精,幾十年如一日潛心研究的“工匠精神”。

日本人的性格,天然矛盾,他們好戰又平和,傲慢又重禮、呆闆又善變、勇敢又懦弱、保守又喜新,這些造就了他們的倔強與堅守。

科研的土壤,恰恰需要堅守。2002年田中耕一獲諾貝爾化學獎,沉默内斂、其貌不揚的他,一生埋首科研,連諾獎都不願領,甚至說自己是僥幸得獎,希望撤銷授獎......

日本為什麼能18年拿18個諾貝爾獎(19年19個諾貝爾獎日本)11

在日本,這樣的“工匠”比比皆是,他們傾其一生隻做一件事,而且做到極緻。所以, 日本有3萬多家百年企業,睥睨世界。

這就是日本強大的秘密,他們不求虛名,在全世界唱衰日本時,敢于自嘲,并知恥後勇,一步步走向科技巅峰。

當我們大炒地産GDP火箭蹿升時,日本在亦步亦趨搞科研;當我們争奪大學排名時,日本大學裡諾獎得主随處可見。

清醒吧,世界已經不再稚嫩,實力不是喊出來的,不是GDP數據造就的,而是科技與智慧的沉澱。

如今中國,國富民強,實力舉世矚目。我們有如此成就,不是靠地産、白酒,而是高鐵、5G;不是靠明星演員,而是靠默默無聞的科學家。

是幾十年如一日埋首科研的華為們,讓我們有了科技底氣;是90歲高齡仍下田實驗的袁隆平,是每一個工程師,是一代又一代揮灑血淚的科學家,讓這個國家日漸強大。

日本為什麼能18年拿18個諾貝爾獎(19年19個諾貝爾獎日本)12

百年傳承,一刻不能懈怠。高鐵、5G的勝利,隻是個開端,韓國半導體沒死,日本科技依然強盛,我們還有太多路要趕。

昨天獲獎的三人中,美國科學家古德納夫就是一個最好例子。他30多歲才博士畢業,58歲才搞出“钴酸锂”,75歲高齡研發出“磷酸鐵锂”,再掀锂電池革命。

90多歲,他又研究起“全固态電池”,一生精力,全貢獻給學術。生命不息,科研不止,他就這樣堅定而緩慢地前行。

我們要銘記兩彈元勳,銘記袁隆平,銘記每個為祖國崛起奉獻一生的科學家。站在前人肩膀上,清醒的走下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