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了,你為什麼還會買 Android 平闆呀?不到 3000 塊,120Hz 屏幕、2K 分辨率、旗艦處理器,怎麼說都算是一個合格的「床上用品」。
前段時間買了新 Android 平闆的朋友這樣和我說到,價格不高、配置不錯、屏幕也大,最适合在床上刷劇、聽音樂,有需求的時候還可以把它當做便攜屏使用,一舉多得。
在他看來,如今的 Android 平闆算是一款純娛樂産品,老生常談的應用适配問題限制了這一類設備的發揮,和手機共用一套應用生态的平闆,在适配優先級上永遠是落後的,現在仍然有大量應用沒有适配平闆。
作為 Android 的掌控者,Google 終于要嘗試改變了,在 Android 12 發布後緊接着推出了專門為大屏幕設備适配的 Android 12L 系統,這次 Google 能成嗎?
面向大屏幕設備的 Android 12L上個月末,Google 公布了面向大屏設備的 Android 12L 系統,随後陸續更新了新系統的開發标準文檔、設計資源等。
▲ Google 預計在明年年初推出 Android 12L 正式版
按照 Google 的規劃 Android 12L 在今年冬季開始測試,到明年第一季度正式推出,到時會有搭載該系統的新設備發布,而目前想體驗的話就隻能使用官方提供的 Android 模拟器。
由于是面向開發者的預覽版系統,普通用戶能感知到的功能變化其實不多,對于國内用戶而言,甚至還會有種「熟悉感」。
Android 12L 最容易感知到的變化來自 Dock 欄,相比手機增長了不少,不過可能是首個預覽版的問題,常駐應用隻能保留 5 個,系統底部的小橫條作為手勢交互區依然保留,操作方式和 Android 12 大同小異,國内用戶應該也能快速上手。
長按應用從 Dock 欄中拖出就會自動自動進入分屏模式,從底部上滑進入多任務系統後,底部同樣有一個分屏按鈕,方便用戶操作。
對于大屏設備而言,分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屏幕除了顯示更多,提升展示信息量,分屏顯示 2 個應用也能更好地提升操作效率,Google 甚至表示要讓所有的應用啟動後自動進入分屏模式。
雙列顯示是另一個比較容易感知的功能,屏幕增大之後,通知欄改成了兩列,設置等應用也是,算是對屏幕空間的有效利用。
至于還沒有适配的應用,Google 表示會提供一個兼容模式,提升應用的穩定性和視覺觀感。
Android 12 上最大的設計變化來自 Material Design,如今它也來到了 Android 12L 上,Google 為此特别推出了新的适應性設計,專門為大屏設備設計。
簡單來說适應性設計會根據屏幕大小決定應用内容顯示模式,就拿 Gmail 為例子,手機正常豎屏顯示,屏幕更大的折疊屏手機采用雙列顯示,而屏幕更大更修長的平闆屏幕則在雙列顯示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展,和桌面端一樣顯示三列。
按照慣例 Google 系應用将會是首批适配适應性設計的應用,第三方應用在美學設計上可能會與官方公布的案例有區别,但最終的 UI 排列基本上還是會遵循标準的。
怎麼樣,看起來是不是很熟悉,除了适應性設計,無論是雙列顯示還是更便捷的分屏功能,此前我們都在小米、華為等國内廠商發布的 Android 平闆中見到過,像是 MIUI 平行窗口。
▲ MIUI 的平行窗口.
為了獲得競争優勢,國産手機廠商走在 Google 前面已經不是新鮮事了,尤其是在平闆這個品類,要知道 Google 此前對這一品類幾乎是放養狀态。
當然,這并不意味着 Android 12L 完全是「學習」友商的産物,它的意義在于建立标準,推動 Android 平闆應用生态發展,比起強制放大、拉伸應用,适配後的平闆應用顯然體驗更好,不會出現應用展示比例錯誤、顯示模糊的情況。
一次改弦更張其實這已經不是 Google 首次推出面向平闆的 Android 系統了,早在 2011 年就推出了面向平闆的 Android 3.0 系統,并更新了多任務系統等功能。
▲ Android 3.0 界面
然而,大多數人可能都沒聽說過這一系統,和手機不一樣,Google 在 Android 3.0 系統上選擇了閉源,與摩托羅拉等幾個廠商共同開發這一生态,其他廠商很難獲取相應系統,快速推出相應的設備。
閉源是為了更好地建立規範,但顯然 Google 步子邁得太快,當時 Android 系統的市場占有率并不算非常高,用戶接受度也并不是很高,Android 3.0 系統就隻能昙花一現,從 Android 4.0 開始就将手機平闆合并且開源了。
從 Google 發布的 Android 12L 開發和設計文檔來看,這次它吸取了教訓,還是和往常一樣選擇将系統開源,嚴格來說其實手機也可以使用 Android 12L 系統,但體驗上和 Android 12 差别不大。
▲ Android 12 和 Android 12L 都用上了 Material You 設計
其次,就是降低開發者的開發和維護成本。
Google 在 Android 12L 的開發文檔中表示該系統主要為 600dp 以上的設備設計,dp(密度無關像素)是 Google 為了平衡 Android 設備屏幕尺寸混亂特意推出的設計标準,它和像素密度(PPI)挂鈎,兩者可以通過一定比例換算。
不同手機、平闆雖然屏幕尺寸不一樣,但屏幕分辨率還是在一定區間内,通知欄和底部手勢區都是固定的,那麼隻需要劃定顯示元素大小就能保證内容不被遮擋,以 dp 為标準剛好就能劃定顯示元素大小,甚至不會受分辨率高低影響。
▲圖一低分辨率屏幕中以 dp 為标準顯示,圖二高分辨率屏幕以 dp 為标準顯示. 圖片來自:Google
當然 dp 并不是一個完美的設計标準,它隻能覆蓋目前主流的屏幕尺寸,對于一些相對少見的設備還是沒辦法,像個人開發者或中小型機構也會因為适配成本選擇性地放棄适配部分設備,最終到用戶手裡就是應用顯示不全或強制拉伸。
對比來看,iOS/iPadOS 生态就好多了,蘋果推出的産品有限,屏幕尺寸也就那麼幾種,開發者維護起來會輕松一些。
現在你或許能了解為什麼 Google 要在 Android 12L 上推出适應設計,三種不同的比例很好的匹配了不同尺寸的設備,以 dp 為标準也能盡量保證元素顯示一緻性,
▲根據屏幕尺寸調整應用内容顯示
以代碼為基礎的适應性設計也能減輕開發者工作量,至于怎麼顯示将由系統檢測設備尺寸和分辨率之後自動匹配。
一次開發适配多個設備,華為和蘋果等科技大公司都在做這件事,也是業界的主流發展方向。
此外,Google Play 應用商店也針對 Android 12L 做出了一些特别的變化,要新增一項大屏幕應用評分,來展現是否适配、體驗如何,Google 也會根據大屏幕應用質量指南對商店内的應用做出評估,并展示在應用界面,方便人們選擇。
評估數據分享本身不是一件特别複雜的事情,或許明年 Android 12L 正式推出時,我們也能在國産 Android 平闆的應用商店中看到類似的功能。
能否追上 iPad,不僅要看 Google在官方推文中,Google 表示目前已經有超過 2.5 億大屏幕設備搭載了 Android 系統,這時推出 Android 12L 對于它而言确實是一個不錯的契機。
平闆市場回暖,促使多個廠商回歸,小米、華為、realme 等廠商都在推出 Android 平闆廠商,數據調研機構 IDC 也表示 2021 年上半年全球平闆市場仍然在穩步提升。
▲三星 Galaxy Fold 3
另一個契機則來自折疊屏手機,從三星推出首款 Galaxy Fold 折疊屏手機到現在已經 3 年了,這類産品硬件成熟度越來越高,就等成本進一步降低,走向普及了。
此前 SamMobile 就曾報道稱 Google 要推出相應的折疊屏設備,相關的消息今天仍然時有出現,Android 12L 就像是為建設一個足夠好的基礎應用生态做準備一樣。
9To5Google 曾經嘗試以三星 Galaxy Fold 3 同款尺寸開啟模拟器,體驗 Android 12L 預覽版,雙列顯示、更便捷的分屏功能對于 7.6 英寸的 Fold 3 而言其實還是蠻适用的。
▲ 折疊屏中間折疊區域可能被遮擋,需要開發者針對性做出調整. 圖片來自:9TO5Google
Google 在 Android 12L 的開發文檔中也提到了,系統要做到識别折疊,避免應用内容被鉸鍊區域遮擋,同時适應性設計也能更好的适配内屏和外屏,真正發揮出折疊屏大屏幕的優勢,看到更多内容。
Android 12L 系統是一個好的開始,真正要追上 iPad,關鍵不在于銷量,而是 Android 平闆能做什麼,如果還是隻是用來刷劇娛樂,那麼它和之前沒有任何區别。
應用生态豐富度仍然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Android 平闆生态如果有 Procreate 這樣的創意應用,乃至 Photoshop 這樣的生産力應用出現,和 iPad 的差距才會縮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