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随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課文主題:
《山居秋暝》描繪了秋雨初晴後山村清新、秀麗的景色和山居村民的淳樸風尚,表現了詩人對安靜淳樸生活的追求和對污濁官場的厭惡。
[注解]
①暝:日落時分,天色将晚。②浣女:洗衣物的女子。③随意:任憑。④歇:盡。⑤王孫:原指貴族子弟,此處指詩人自己。
鑒 賞
開頭一個“空”字,點明山間的空曠、寂靜。空山之中,一場秋雨剛過,空氣潔淨而又新鮮,讓人感到清爽甯靜,心曠神怡。
明月、青松、清泉、山石、翠竹、浣女、荷葉、漁舟,動靜結合,構成一幅甯靜和諧、清新活潑的畫面。
最後兩句直抒胸臆,表明詩人對這美景的留戀和心中的理想:要在這世外桃源般的山中隐居。
知識點
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課文主題:
《楓橋夜泊》勾畫出一幅凄清、幽靜的秋江夜泊圖,表達了詩人旅途中孤寂、憂愁的思鄉情懷。
[注解]
①楓橋:在今江蘇蘇州西郊。②姑蘇:蘇州的别稱,因蘇州城西南有姑蘇山而得名。③寒山寺:楓橋附近的一座寺廟,相傳唐代僧人寒山曾住于此。
鑒 賞
“殘月”和“霜天”是冷色,“江楓”和“漁火”是暖色,冷暖交織, 與詩人的心境互為映襯,真切地表現出詩人的孤寂、惆怅之情。
在靜夜中忽然聽到遠處傳來悠悠的鐘聲,每一下都敲在詩人心上,讓詩人感覺更加孤寂。
知識點
長相思 【清】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課文主題:
《長相思》融寫景與叙事為一體,描寫了戍邊将士在北方的風雪聲中輾轉反側,因懷念故園不能入眠的情景,表達了濃烈、深切的思鄉之情。
[注解]
①長相思:詞牌名。②程:裡程。③榆關:山海關。④那畔:那邊,指關外。⑤千帳:形容帳篷很多。⑥更:舊時一夜分五更。⑦聒:聲音嘈雜,這裡指風雪聲。⑧故園:故鄉。
鑒 賞
“山一程,水一程”說明将士們離故鄉之遠,行軍之艱難。“千帳燈”點明軍帳之多,此行隊伍之龐大。
“風一更,雪一更”,以氣候引出對将士們的心理描寫:睡夢被風雪聲打斷,思鄉之情油然而生,睡意全無。聽着帳外的風聲雪聲,更加懷念故鄉的溫暖和甯靜。
知識點
生字組詞:
孫:子孫 外孫 侄孫 孫女 王孫貴族
泊:停泊 漂泊 泊車 淡泊名利
愁:憂愁 愁悶 發愁 愁緒 愁眉苦臉,
寺:寺廟 寺院 佛寺 山寺 寺觀
榆:榆關 榆樹 榆錢 榆莢 榆葉 榆木
畔:河畔 田畔 江畔 湖畔 籬畔 池畔
多音字:
泊:bó漂泊pō湖泊
更:gēng三更gèng更加
形近字:
孫(子孫)孔(孔雀)
泊(停泊)伯(伯父)
愁(憂愁)怒(發怒)
寺(寺廟)侍(侍奉)
榆(榆樹)愉(愉快)
畔(湖畔)伴(夥伴)
課後習題答案:
2、讀一讀,想象詩句中描繪的景象,體會其中的靜态描寫和動态描寫。
(1)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詩意:明月映照着幽靜的松林間,清澈的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流淌。
月照松林是靜态,清泉流溢是動态。前一句寫山上一塵不染的松樹,皎潔的月光,以及月光穿過樹葉的縫隙在林間留下斑駁的影子,都給人以明淨清幽的感受——這是通過靜态描寫來突出山中的靜谧。第二句寫山泉因雨後水量充足,流勢增大,從石上流過,淙淙有聲——這是動态描寫,以動襯靜,更反襯出山中的甯靜。
(2)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詩意:竹林裡傳來陣陣喧嘩,那是洗衣物的女子歸來了。蓮花響動,那是捕魚的小船在順流而下。
這兩句詩是動态描寫。浣女、漁舟的熱鬧,正是為了烘托出山村環境的寂靜、清幽。如同“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一樣。人們從這些熱鬧的景物中,很自然地體味出一種和平恬靜,體味出恬靜中的一遍勃勃生機。有動有靜,動靜結合,以動襯靜。
(3)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詩意: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對着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
落月、啼烏、滿天霜、江楓、漁火、不眠人,造成一種意韻濃郁的審美情境。這二句既描寫了秋夜江邊之景,又表達了作者思鄉之情。落月、江楓、滿天霜是靜景,烏啼、漁火是動景。特别是江楓、漁火,一靜一動,一明一暗,江邊岸上,景物的搭配與人物的心情達到了高度的默契與交融,共同形成了這個成為後世典範的藝術境界。
3、借助注釋,理解《長相思》的意思。試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同學交流。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心鄉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詞意:跋山涉水走過一程又一程,将士們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關進發。夜已經深了,千萬個帳篷裡都點起了燈。
帳篷外風聲不斷,雪花不住,聲音嘈雜打碎了思鄉的夢,而相隔千裡的家鄉沒有這樣的聲音啊。
思想感情:醒着離家千裡之外,想夢中與家人團聚又被風雪之聲吵醒。這樣的情景之下,作者就更加思鄉了。
圖文解讀
同步練習
第一課時
一、讀拼音,寫字詞。
sūn chóu bó pàn
祖( )發( ) 停( )河( )
sì yú mián
( )中( )樹 夜不能( )
二、補全詩(詞)句,并解釋加點詞語。
1. 歸浣女, 。
歇,王孫 。
浣女: 歇:
王孫:
2. 烏啼 , 愁眠。
啼: 眠:
3.風一更, ,聒碎 , 。
更: 聒:
第二課時
一、分析句子,選擇正确的答案。
1.《山居秋暝》的作者是 ,“暝”的意思是 。( )
A.王維 日落時分,天色将晚。 B.張繼 苦苦思索
2.《楓橋夜泊》一詩中作者聽到的有( )。
A.月落 寒山寺 B.烏啼 夜半鐘聲
3.“夜深千帳燈”中的“千帳”指的是( )。
A.有一千座帳篷亮着燈 B.有許許多多的帳篷亮着燈。
二、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确。
1.“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描繪了秋天雨後山間的美景。( )
2.“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中的“愁”字寫出了詩人的心情。( )
3.《長相思》的作者是清代納蘭性德,“長相思”是詞牌名。( )
4.“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語序倒裝,正确的語序應為“浣女歸竹喧鬧,漁舟下蓮動。”( )
參考答案
第一課時
一、孫 愁 泊 畔 寺 榆 眠
二、1.竹喧 蓮動下漁舟 随意春芳 自可留 洗衣物的女子。盡。原指貴族子弟,此處指詩人自己。
2.月落 霜滿天 江楓漁火 叫。睡覺。
3.雪一更 鄉心夢不成 故園無此聲
一夜分成五更,每更大約兩小時。聲音嘈雜,這裡指風雪聲。
第二課時
一、1.A 2.B 3.B
二、1.× 2.√ 3.√ 4. √
我是超人老師,每天為大家更新小學、初中資料。如果覺得好的話,記得關注我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