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谷面糊糊
在其他地方生活,吃過鋼絲面沒有,我不知道。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要是在新疆兵團北疆生活過,就會“享受”過,知道是怎麼回事。那可是絞盡腦汁的智力成果,先進生産力的産品,是特定環境,特定時期人們對待生活的發明創造,再誇大些說,也不過分。對那段生活有記憶的人,是不會忘記那段歲月。
雖說度過了自然災害的六十年代,可七八十年代的生活依然十分艱苦。受當時農業生産科技水平的限制,小麥的畝産量很低,兵團團場種植作物的選擇,面積比較大的是玉米。加之玉米畝産也遠比小麥畝産高。在那個計劃經濟時代,團場是按人口供給,每人的糧食是定量的。因為種植玉米多,供應的口糧基本上是以粗糧為主,粗糧就是玉米面。主到什麼程度,百分之七八十吧。還隻比這個比例高。八十年代中期以後,這個比例才開始有所降低。一日三餐主食是玉米面,那是司空見慣,習以為常,見怪不怪。那可是難壞了家裡的主婦。巧婦難為多玉米面之炊。多少家庭為吃飯--玉米面發愁。
包谷面馍馍
玉米也叫包谷,玉米面自然就叫包谷面。包谷中澱粉蛋白質含量低,粗纖維成分高,制成面粉,粘性差,聚集性不好。無法在不添加其它食物成分的情況下,單獨做成面條類,多做面湯面糊。當然非要做成面條類,那得摻上一些細糧,細糧是小麥面--白面,即使加的不多。
要不說新疆兵團彙集了五湖四海,全國各省份的精華呢,藏龍卧虎,高智商的能人比比皆是。吃煩了包谷面馍馍,包谷面發糕,包谷面糊糊,包谷面稠糊糊,攪團,漏魚子,還不都是糊糊的做法麼?于是有了包谷碴子(沒有找到包谷榛子的準确寫法)。這樣的生活,再能的人也躲不開,回避不了。除了想辦法多渠道弄白面外,也隻是杯水車薪,一日三餐,即便細水長流,不是長法。開動腦筋奇思妙想把包谷面制做成面條,也是不得已逼出來的。當年在鄰團場的易中天,他也遭遇過吧。
包谷面發糕
可能革新創造的人,受到西北地區甘肅人、陝北人,當然包括山西、距離陝西山西近的内蒙古一些地區,有莜麥,荞麥種植,食用這些作物的饸饹床子的啟發吧,或者說,革新創造人就是甘肅人陝西人山西人。莜麥,荞麥是旱作區作物,耐旱。其它地域可是舍不得用好地種這些莊稼。荞麥這谷物和玉米有一比,澱粉蛋白質糖分含量低,粘性差,于是,當地人創造了饸饹床子,把荞麥用燙水和面,把饸饹床子架在鍋上,像是下粉條,把和好荞麥面團,放在饸饹床子的窩窩裡,壓饸饹床子上的加力杆,加力杆上有一木錘,木錘搗在窩窩裡的荞麥面團上,窩窩裡的下口鑽了筷子尖粗細的眼,在饸饹床子的加力杆上用力,親腳面面團受到擠壓,從窩窩的底部孔眼裡受壓成粉條狀荞麥面條直接進入鍋裡,這種面被稱為饸饹面。
饸饹面
現在知道,做饸饹飯的地域還要廣泛。是我國北方--晉冀魯豫陝五省的一種傳統特色面食之一,還漏掉了内蒙。制作者先将饸饹床子架在鍋的正上方。将和好的荞麥面、高粱面(現多用小麥面)放在饸饹床子(包含放面的漏孔)裡,并坐在杠杆上直接把面擠軋成長條。不用燙水和面不行,不擠壓不行,要麼下鍋就濃了糊了。
鋼絲面,就是把包谷面用燙水和面,趁熱,把包谷面團放入一管狀入口裡,有一活塞狀壓力杆對準放入管狀放了包谷面的管子,用力壓杆,玉米面從管狀的底部被擠出,粗細如織毛衣的釺子,黃燦燦,有玉米的特有的谷物清香。
簡單些說,像極了農村農家小院裡的壓水井上的壓水裝置,原理是醫療上常見的注射器,隻是注射器,隻有一個孔,饸饹床子、鋼絲面機子的出面孔,有若幹多。
就是這樣的環境,就是這些來自五湖四海彙集在新疆謀生的人們,為了那口吃食,動足了腦筋,想足了辦法,改善自己的生活,苦中作樂。當然也開辟出一爿商機。
玉米--包谷
玉米--包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