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名人的讀書方法

名人的讀書方法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2-02 05:55:29

  讀書要交友拜師 為人處世容易受環境的影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講的正是這個道理。讀書也是如此,到一個學術氛圍濃、人才濟濟的地方讀書,有助于交流學識看法,探讨學術真谛,促進個人的成才。曾國藩擇師的标準是“品學俱優、勤嚴并著”,且要“善講善誘”,選友則要選擇道德、學問能夠與自己“互相質證、互相切磋”以“匡己之不逮”,這樣,“明師益友,重重夾持,能進不能退也。”

  讀書先立志 曾國藩在看重讀書環境的同時,更強調讀書人自身的立志。他在給弟弟的信中寫道:“夫學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猶不種其根,而徒事培擁灌溉,勞苦無成矣。”曾國藩在談讀書三要素中,首先講的就是有志:“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立志對學習的動機、情感、方向、目标發生直接作用,是學習達到成功的先決條件。

  泛讀 大文豪魯迅非常研究讀書方法。魯迅在博覽群書的基礎上,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讀書方法。他提倡博采衆家,取其所長,主張在消閑的時候.要“随便翻翻。,多翻。魯迅先生說“書在手頭.不管它是什麼,總要拿來翻下,或者看一滴序目,或者讀幾頁内容。”他認為這方法可以防止受某些壞書的欺騙,還有開闊視野、拓寬思路、增長知識等好處。

  溫故和筆記 毛澤東畢生珍惜時間,博覽群書。其中“三複四溫”式閱讀和“不動筆墨不讀書”是他主要的讀書方法。他在青年時期就熟讀了《史記》、《漢書》等古籍,并且不斷地重溫;就是到了晚年,對他喜愛的同一本史書,也是反複研讀,并有讀過一遍書在封面劃上一個圈作記号的習慣,所以,在他讀過的許多書籍中,均留下了他讀過二遍、三遍的圈記。毛澤東在青年時代讀書時即有“讀得多,想得多,寫得多,問得多”的習慣。他的寫作多表現在作内容摘錄,在重要的地方劃上圈、杠、點等符号,作批注以及寫讀書日記、在原書上改錯糾謬。

  一總、二分、三合 愛因斯坦總結出了“一總、二分、三合”讀書法。一總:先浏覽書的前言、後記、序等總述性部分,然後認真地讀目錄,以便概括地了解全書的結構、内容、要點和體系等,這樣便可對全書有個總體印象。二分:在讀了目錄後,先略讀正文,這不需要逐字讀,要着重對那些大小标題、畫線、加點、黑體字或有特殊标記的句段進行閱讀,這些往往是每節的關鍵所在。三合:就是在翻閱略讀全書的基礎上,對這本書已有個具體印象,這樣再回過頭來細讀一遍目錄和全書内容,并加以思考、綜合,使其條理化、系統化,以弄清其内在聯系,達到深化、提高的目的,進一步深入領會初讀時所不能領會的許多東西。

  重視讀原著 恩格斯的讀書方法之一是重視讀原著,一般不輕易使用第二手、第三手材料恩格斯說:“從真正古典的書籍學起,而不是從那些最要不得的德國經濟學簡述讀物或這些讀物的作者的講稿學起。”“最主要的是,認真學習從重農學派到斯密和李嘉圖及其他學派的古典經濟學,還有空想社會主義聖西門、傅立葉和歐文的著作,以及馬克思著作,同時要不斷的努力得出自己的見解。”也就是說,要系統地讀原著,因為“研究原著本身,不會讓一些簡述讀物和别的第二手資料引入迷途。”從其閱讀過的書目來看,他雖然也讀過大量的通俗小冊子,報刊等,但花功夫最大,讀得最多的還是那些經典原著。他認為,系統讀原著是從事研究的一種正确的讀書方法。這樣,可以了解一個理論的産生、發展和完善的過程,不僅可以全面系統地掌握基本原理,而且可以掌握其發展過程,了解這一理論的全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