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王灣分段?次北固山下〈唐〉王灣,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次北固山下王灣分段?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一,作者簡介:王灣,唐代詩人,洛陽(現在河南洛陽)人。生卒年不詳。其詩流傳不多。他的詩格調壯美,意境開闊,預示了盛唐詩歌健康發展的前景。代表作有《次北固山下》《奉使登終南山》《奉和賀監林月清酌》。
二,注釋:(1)次:停宿。 (2)北固山:在今江蘇鎮江北,北臨長江,與金山、焦山合稱“京口三山”。
(3)客路:旅人前行的路。 (4) 青山:北固山。
(5)平:漲平,潮水漲得與岸齊平。(6)風正:風順,指風平浪靜。
(7)懸:挂。(8)海日:從海上升起的紅日。(9)生:升起來。
(10)殘夜:指夜将盡未盡之時。(11)入:進入,降臨。
(12)鄉書:思念故鄉的書信。(13)達:到,送到。(14)歸雁:北歸的大雁。
三.翻譯:旅途在青山之外,行舟于綠水之中。潮水漲滿,兩岸與江水齊平,整個江面十分開闊,順風行船一帆高挂。夜還未消盡 ,紅日已從海上升起,江上春早,舊年未過新春已來。思念故土的書信,送到什麼地方呢?希望北歸的大雁捎一封家書到洛陽。
四,主旨
詩人即景抒情,細緻地描繪了長江下遊開闊秀麗的景色,抒發了作者客遊他鄉的羁旅之情,表達了作者對家鄉、親人深切的思念。
四,填空及理解性默寫
1,這是 唐 朝詩人 王灣 的代表;體例上屬于 五言律詩 ,從表達方式看,它是一首 抒情 詩。内容上屬于 思鄉 之作,表達了作者的 思鄉 之情。從詩中看,作者的故鄉是洛陽 。
2,詩中青山、綠水等景物表明江上的春天已經匆匆闖入舊年。
3,颔聯寫湖上所見景色,“平”“闊”“正”“懸”四字煉得好:“潮平”,兩岸才顯得寬闊;“風正”,帆才有懸空的态勢
4,有評論者認為“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句富有“幾何美”:煙直(豎線)、長河(橫線)、日圓。本詩中與此有同工之妙的一句是: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5,《次北固山下》中描寫平野開闊、波平浪靜的句子是: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6,我們要堅持綠色可持續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早日把石家莊建設成“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的生态家園。(王灣《次北固山下》)
7,王灣的《次北固山下》中表現時序交替,暗示時光流逝的句子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8,《次北固山下》中,蘊含新事物從舊事物中孕育并将取代舊事物哲理的兩句詩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9,《次北固山下》中,抒發鄉愁的句子“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與“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有異曲同工之妙。
10,《次北固山下》中,用雁兒送信抒發了對親人的深切眷戀的句子是: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
五,簡答
1,這首詩描繪的是哪個季節的景色?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初春。 青山、綠水、潮平、風正、江春。
2,詩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見的,為什麼詩一開頭就提到“客路”呢?
這是詩人的想象,表明船到鎮江後,還要乘驿車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3,從内容和寫法上賞析“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1)内容:點題,寫詩人出遊在外,客行他鄉,與尾聯相呼應。(2)寫法:運用對偶的修辭手法,以“客路”“行舟”點明自己遠離故鄉,表現旅途奔波之苦,暗含漂泊羁旅之情。
4, 請描述颔聯的畫面,并作賞析。【“闊”“懸”的妙處。】
畫面:春潮湧張,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與岸齊平,風恰到好處,波瀾中央,孤帆高懸,更顯江面壯闊。
賞析:(1)“闊”是潮平的結果,春潮湧漲,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與岸齊平,船上人視野也因之開闊。(2)“闊”既寫出江水之勢,又寫出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濃的景象。(3)“懸”是端直高挂的樣子,風“正”表明順風,同時又是和風,因此帆便端直高挂了。(4)這兩句寫出春風和順,船行平穩的特點。
5,詩人對旅途的感覺是順利的,還是不順利的?從詩中哪個地方可以表現出來?
答:順利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6,請你描述“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展現的畫面,并揭示其中蘊含的哲理。
畫面:在殘夜将盡未盡之際,一輪紅日已經從海上冉冉升起;舊年還未過去,江面上春天已悄然而至。
哲理:這兩句詩揭示出新舊更叠,舊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的自然規律。人應對生活樂觀,積極向上。
7,“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表現了怎樣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現的?請結合具體内容進行分析。
自然理趣:時序交替,新舊更叠,舊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的自然規律。【“生”和“入”兩個字體現了這一自然理趣。】
(:通過描寫景物,在殘夜未退紅日已出、舊年未盡新春已到的畫面中表現了自然理趣。
(:運用拟人的修辭方法,“生“入”賦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動形象地表現了自然理趣。
8,有人将“海日生殘夜”中的“生”誤寫成了“升”,請你為他解釋一下用“生”的妙處,使他深刻印象,不會再寫錯。
“生” 字運用拟人手法,寫出了太陽從大海上孕育而出的情狀,生動形象,富有情趣。
9,"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曆來得到人們的好評,請作簡要賞析。
運用了對偶和拟人的修辭手法,對仗工整,形象生動,在描寫景物、節令之中,蘊含着一種時序交替的自然理趣,形象地寫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來的時序變化。把“日”“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現了作者樂觀、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
10,漢代蘇武陷落于匈奴,被迫在漠北牧羊,讓南飛的大雁把書信帶回故國,後來人們用 "鴻雁傳書"或 "歸雁"代指書信或信使,詩人的家書是從哪裡寄向哪裡?是向哪個方向寄?
從江蘇鎮江市北寄向河南洛陽 向西北方向
11,這首詩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的感情。哪兩句詩集中表達了這種感情?(主旨)
抒發了作者客遊他鄉的羁旅之情,表達了作者對家鄉、親人深切的思念,同時也表達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寬闊博大的胸襟。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六,練習
1.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項是(3分)【 C 】
A. 首聯中“青山”指北固山,“客路”指詩人前行的路,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B. 颔聯中“平”“闊”“正”“懸”描繪出平野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的景象。
C. 頸聯寫殘夜消退、紅日初升、舊年已過、春天到來的景象,蘊含一種自然理趣。
D. 這首詩叙寫在冬春之交,詩人泊船北固山下,眼望兩岸的風景,抒發了思鄉的愁緒。
2、對詩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項是(B)(4分)
A. 首聯寫“客路”“行舟”,與尾聯“鄉書”“歸雁”遙相呼應。
B. 詩人觸景生情,借波瀾壯闊的景色表達壯志未酬的情懷。
C. 尾聯詩人感歎家書無處通達,借大雁北飛表達詩人的思鄉之清。
D.颔聯采用了襯托的手法,描繪了洪水浩瀚、輕風和順的傳神景象。
3、下列說法中不正确的一項( D )(4分)
A.首聯先寫“客路”,後寫“行舟”,寫出了人在他鄉、神馳故裡的漂泊羁旅之情。
B.誦讀颔聯時應該使用上揚的語調,體現詩句平野開闊、大江直流的宏天氣勢。
C.頸聯妙在作者無意說理,卻通過拟人手法,在描寫景物和節令之中,蘊含着一種自然的理趣。
D.尾聯緊承頸聯,抒發了詩人即将回到家鄉的喜悅、激動的心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