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5日,四川教師發展專委會2021年學術年會暨數字時代教育發展與創新論壇在新都一中隆重舉行。本次論壇以“成長·創新·發展·共赢——數字時代教師教育發展與創新”為主題,探讨新時代教師教育改革發展、教師專業發展、教師繼續教育、數字時代教育信息化與教師信息素養提升等重點熱點問題。來自全省教育系統的領導和骨幹教師500餘人參加了會議。
上午九點開幕式上,成都市新都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陳桂勝先生首先緻辭,對此次論壇活動的開展表示熱烈祝賀。四川省心理學會法人代表、秘書長、成都師範學院教育與心理學院副院長、教授胡韬先生随後發表緻辭,他表示對此次論壇有着很大的期待,希望通過此次論壇能讓在座的教師從業者取得巨大收獲。
開幕式結束後,中國成人教育協會教師繼續教育專委會副理事長、四川省心理學會黨支部書記、四川教師發展專委會理事長、四川省教師培訓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郭平先生首先發表了名為“立足新時代、把握新要求、助力新發展、作出新貢獻”的主題報告。
此外,該論壇還有“數字時代的教師專業發展”、“智慧教育新生态的構建與教師發展”等主旨報告。論壇的精彩還不止于此,在主論壇的重要報告結束後,四個分論壇也精彩不斷。
新華學校校長朱祥勇作為四川省教師發展專委會常務理事在分論壇三作題為“中小學生涯教育的價值追求與實現路徑”的報告。
朱校長從“促進個體的自主發展、适應成長發展的需要、培育學生的生命品質、最大限度地釋放潛能”四個方面闡述了對學生進行生涯教育的價值追求,并圍繞“課程與教學、活動與體驗、家庭與社會”指明了對學生進行生涯教育的路徑。朱校長的報告引來陣陣掌聲,會後還有不少領導、學者與之交流,共同探讨學生生涯教育的具體措施。
下午四點,論壇舉行了頒獎和授牌儀式。新華學校喜獲三項殊榮:由四川省心理學會教師心理發展與教師培訓專業委員會頒發的常務理事單位、中小學生發展指導研究中心;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東方文化與城市發展研究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性傳承專項研究》總課題組頒發的全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先行先試示範校。
新華學校作為九年一貫制學校,在朱祥勇校長的引領下,一直以來堅持探索特色發展之路,本着“促進學生全面而個性發展”的教育思想,遵循“發現自我、喚醒潛能、覺察體驗、豐富認知”學生發展指導理念,正逐步建構起新華特色課程,完善課程指導制度,保證學生發展培養目标、内容、方法、策略的整體性和一貫性,充分發揮“九年一貫”的優勢。去年12月7日,朱祥勇校長負責的《九年一貫構建學生發展指導課程的實踐研究》獲四川省教育廳立項,立為重點課題。高新區立項重點普教科研資助金課題共計2項,新華學校榮為其一。
九年一貫制學生發展指導的課程研究是從個體修養、學業發展、生涯規劃三個方面着力解決學生發展的各種問題,促進學生認識自我、适應各學段學習與生活、處理好個人興趣愛好與國家社會發展需要的關系,健康積極有序成長,以期實現學生生命成長的個性化、多樣性和豐富性;提高教師在學生發展指導方面的能力,提升學校課程的建設能力,以提升學校辦學質量和辦學效益。
新華學校在課程建設整體規劃中,将傳統文化教育、家國情懷培養作為課程的重要闆塊,學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資源,在厚植中華文化底蘊、涵養家國情懷、提升人格修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方面增強育人功能,提升學生文化自信。比如,學校的傳統節日課程、川劇 課程、書法課程、藍染課程、經典誦讀課程等,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和教育教學規律,有序推進,把中華傳統文化全程、全域融入學校課程建設。
源遠流長的經典詩文是我國文化藝苑中經久不衰的瑰寶。學校以國學活動月、國旗下主題展示、經典誦讀比賽、閱讀周、讀書節等活動為載體,以寫經典、誦經典、演經典的形式,分學段、分年級、分主題進行一系列經典傳誦活動,讓學生誦讀經典詩文,提升精神境界,傳承華夏文明。孩子們同吟絕唱、創編經典、聆聽書韻,共叙千年情懷,共揚華夏文明。
在高新區剛剛開展的小學畢業課程設計評比中,新華學校“跟着東坡品詩詞”課程獲得區級一等獎。該課程以蘇轼為探究起點,為孩子們的成長和發展提供多樣選擇。從活動角度來說,涵蓋自我、學校、家庭、社會等多個領域;從學習内容來說,包括讀閱讀、吟誦、曲線圖、擴寫、體驗、表演、演講等,内容豐實;從學習方式來說,包括自主學習、同伴互助、師生合作、家校協同等交織互促,這一系列的設計為學生學習活動的設計和實施提供了空間。以“走近蘇轼”成果展示作為本課程主題性學習彙報的途徑,在展示中,引領學生充分認識更全面的蘇轼,将對詩人詩作的理解,上升為對國家民族的終極關懷,有助于塑造學生的人文情懷,樹立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由中宣部等聯合發出的《關于運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優秀傳統的實施意見》指出:“中國傳統節日中所蘊含的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是對青少年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寶貴資源……要把傳統節日教育納入學習教育活動之中,推動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進課堂、進教材。”學校“中華傳統節日”綜合性學習課程,以節日為線索,以“誦節日、尋節日、過節日、繪節日、寫節日”五項任務為驅動,以活動為載體,探尋文化之根本,傳承語言文字之智美,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語言、思維、審美、文化能力發展的獲益者和傳承者。
川劇是天府傳統文化的精髓之一,是培養學生家國情懷的重要載體。學校通過創新川劇實踐路徑——班團隊活動、主題社會實踐活動、川劇 項目式主題學習活動、川劇競賽活動、川劇展演活動、川劇進校園活動等,開展豐富的、階梯式的川劇主題活動,加強川劇普及教育,增進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和體驗。來自廣東、宜賓、遼甯、河南、新疆等地的教育同仁來校參觀學習。2019年11月,第五屆中國教育創新成果公益博覽會在珠海舉行。新華學校“川劇”課程受邀在全國教博會上展出。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教授、老師、學生以及來自美國、日本的博士,都對學校參展的成果産生了極大的興趣。
課程就是一所學校提供給學生的“營養菜單”,也是學校特色和品牌最核心的要素。創造适宜每個學生發展需要的學校課程體系,是新華學校以學生成長為最終目标的孜孜追求。新華學校的每一個孩子都是一粒蘊藏無限潛能的種子,新華學校課程建設,就是要給孩子提供土壤、陽光、養料和環境,讓孩子在新華這個環境适切、資源豐沛、品質淳美的田園裡,在“新公民”課程滋養下,成為既有中國靈魂,又有全球素養的現代學子,綻放出最美的姿态,芬芳世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