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秋節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其實在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
2、中秋節源自于天象崇拜,是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它是中華民族祭月習俗的遺存和衍生。
3、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是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幹支曆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不過由于這天在農曆八月裡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後來就将“祭月節”由“秋分”調至農曆八月十五日。
4、中秋祭月儀式是一種古老的祭祀禮儀,表達人們祈求月神降福人間的一種美好心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