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七夕廟會有什麼活動?潮汕人是怎麼過七夕的?七夕節流傳勝廣的民間故事一定要數牛郎織女的故事,雖然中國的愛情故事也有很多,但這個故事一定會排在前三位的,而不同地區的牛郎織女是有着不一樣的版本,這也讓每一個地區形成了專屬于自己的習俗活動。比如汕頭的人七夕會做什麼呢?
汕頭七夕廟會有什麼活動
汕頭七夕廟會都會有英歌舞的表演,而據《潮陽縣志》有關祭孔記載及《中華全國風俗志》記述;潮州人于新歲中,有足令人解頤者,即斯地所謂唱莺歌是也,其戲以三十六壯年男子飾梁山英雄,半執木棒,棒長盈尺;
半執小鼓,鼓大如碗,舉步亦趨亦跳,進退不紊。棒聲、鼓聲,劈劈冬冬,殊可曬也。這證實了英歌舞是傩文化的轉化形态。
潮陽英歌由漢族民間廣場舞蹈和傩文化形态的延續,由圖滕崇拜派生出古傩舞。在潮陽的農村,農事活動的時候,為了祈求神靈保佑或者正月期間的遊神、秋收後的慶功,都有英歌舞的表演。而現在,英歌舞從以前祈求神靈保佑的儀式變成了慶祝喜事的活動。
潮陽英歌舞的傳承發展是反映宗教意識和藝術特征的形式,是潮汕優秀文化的基石,也是研究遠古民間文化藝術的寶貴資料。
潮汕人是怎麼過七夕的
走仔會
傳承潮汕尊老重孝美德,七月初七在潮汕地區還被稱為女兒節。這一天清早,已婚的走仔們,不約而同地随夫攜兒,帶上孝敬雙親的禮物回娘家省親。
舊時的禮物多為甜花生豬腳湯和甜蓮子湯,不過,随着時代觀念的更新,現今所送的禮物多為幹品,寓意吉祥者最佳,如雞蛋象征團圓,粉絲象征長壽等。
已婚的走仔們同一天回到娘家,她們在一起叙舊,回憶童年時的趣聞往事,暢談如何做好一個賢妻良母。
她們還相約結伴慰問雙親,傾吐她們對父母的思念之情,這既能溫暖老人的孤獨的心,又使他們感到晚年生活的幸福。走仔們送來的禮物,寓有報答父母養育之恩之意。這就是走仔會的内含所在。
出花園
潮汕獨特的成人禮 十五成丁,十六成人,傳統的潮汕人認為,小孩子在15歲(虛歲)之前是一直生活在公婆神保護下的花園裡,當15歲時,無論男女,都必須在七月初七這一天舉行出花園儀式。
潮汕出花園的習俗活動顯然是中國古代冠禮和笄禮的保留和嬗變,但是出花園的年齡小于中原冠禮,這說明潮汕地區的少年比較早熟及較早自立。而出花園儀式不分男女,是潮人意識較為開明的表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