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馔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複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谑。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将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寫作背景:
《将進酒》選自《李太白全集》,屬漢樂府舊題,将的意識是又,且。這首詩大約作于天寶十一年。距詩人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已達八年之久。當時,他跟岑勳曾多次應邀到嵩山元丹丘家裡做客。
賞析:
詩篇發端就是兩組排比長句,如挾天風海雨向讀者迎面撲來。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颍陽去黃河不遠,登高縱目,故借以起興。黃河源遠流長,落差極大,如從天而降,一瀉千裡,東走大海。如此壯浪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窮極,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語帶誇張。上句寫大河之來,勢不可擋;下句寫大河之去,勢不可回。一漲一消,形成舒卷往複的詠歎味,是短促的單句所沒有的。緊接着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說前二句為空間範疇的誇張,這二句則是時間範疇的誇張。悲歎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傷老大,卻說高堂明鏡悲白發,一種搔首顧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畫出。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過程說成朝、暮間事,把本來短暫的說得更短暫,與前兩句把本來壯浪的說得更壯浪,是反向的誇張,于是,開篇的這組排比長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襯作用,以黃河的偉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這個開端可謂悲感已極,卻不堕纖弱,可說是巨人式的感傷,具有驚心動魄的藝術力量,同時也是由長句排比開篇的氣勢感造成的。這種開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如棄我去者,咋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沈德潛說此種格調,太白從心化出,可見其頗具創造性。此詩兩作君不見的呼告,又使詩句感情色彩大大增強。詩有所謂大開大阖者,此可謂大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