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中志》說:“八月,宮中賞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日起,即有賣月餅者,至十五日,家家供奉月餅、瓜果。如有剩月餅,乃整收于幹燥風涼之處,至歲暮分用之,曰團圓餅也。”
可以說,“月餅”,是我國家喻戶曉的傳統糕點之一,同時,也是中秋節節日食俗。月餅圓圓的形狀,被賦予了一層美好的含義,即“團團圓圓”。每逢中秋滿月,一家人院中賞月,分吃月餅,象征着團圓和睦。
我國古時,向來存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由此,有了八月十五祭月的習俗。最初,月餅并非寓指團圓和睦,而是用來祭奉月神,随着時代發展,月餅在後世被賦予了新的含義——百姓将其作為家庭團圓的象征,寄托美好的願望與念鄉情思。
但若說起月餅起源,可謂是曆史久遠。
《洛中見聞》中曾有記載:“中秋節新科進士曲江宴時,唐僖宗令人送月餅賞賜進士。”也有記載說,月餅最早出現在唐代高祖年間,當時,唐代名将李靖率軍征讨匈奴,凱旋而歸,而歸來的那天,恰好為八月十五日。
朝内有位吐魯番商人,向高祖皇帝獻餅賀捷。李淵接過包裝華麗的禮盒,從中拿出一份圓餅,喜悅間擡頭望月:“應将胡餅邀蟾蜍”,說罷,便将圓餅分給了衆臣分食。這就是月餅的起源,不過,當時還并未有特定稱謂,唐人僅稱為“胡餅”。
“月餅”一詞最早出現在南宋時期,記載在吳自牧《夢梁錄》中,但是,首次對中秋賞月、吃月餅的描述,是在明代出現。經過數百年的發展,月餅在南宋已經衍變出不同的品類,如:菊花餅、梅花餅、五仁餅等,不同類型的月餅同時存在,頗受百姓喜愛。
盡管“月餅”是首次出現在南宋文獻中,但關于它名詞的由來,仍舊不得而知。有學者研究稱,“月餅”名詞極有可能由北宋詩詞衍變而來,論證為北宋文人蘇轼曾作詩:“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饴”,這句詩被認為是“月餅”名詞的來源。
明代同樣有大量有關月餅的記載,且在此時期,月餅被賦予了新的一層含義,即“團團圓圓”。《帝京景物略》中曰:“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餅必圓。”“家設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而拜,則焚月光紙,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月餅月果,戚屬饋相報,餅有徑二尺者。”
明朝時期,月餅隻能在中秋夜食用,這種習俗一直傳承至今,較好的保留了下來。可見,月餅自出現起,就一直在發展,至南宋時,品類增多;明代時,被賦予新的含義,寄托着美好的情思一直流傳至今,最終,成為家喻戶曉的我國傳統糕點。
上文有說,月餅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要得益于古人祭拜月神的習俗。每逢八月十五日來臨,家家戶戶便會拿出備好的月餅,作為供品祭拜月神,待儀式結束後,月餅則會被分食。也正是因此,我國民間逐漸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
不過,當時這并未有太多含義,老百姓就是單純的防止浪費,流傳至明朝後,這一習俗才有了團圓和睦之意。
那麼,為何月餅在明朝出現了新的含義?這還要從一則典故說起:
據說,在元朝末期時,中原百姓不堪忍受蒙古政權的剝削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欲要組建武裝力量,卻由于元朝士兵盤查緊密,無法對外傳遞消息。劉伯溫想出一計,将寫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如餅中,再命人派發出去,這樣各地百姓都能看到。
果然,消息成功傳出,在朱元璋的率領下,各地起義勢力群起響應,于八月十五日晚起義,最終,覆滅了蒙元王朝。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曆史壯舉,民間便有了賞月吃月餅的習俗。時至今日,東北地區還有“八月十五殺鞑子”的說法。
明朝時期,吃月餅的習俗在民間廣泛流傳,在此推動下,月餅的制作工藝得到了極大改良。當時的餅師門,為了追求美觀,會将嫦娥奔月的圖案印在月餅上,滿足人們的思鄉情感。伴随着人們對團圓的向往、情感的寄托,中秋吃月餅成為民間不可或缺的習俗。
經過明代的發展,至清代時,中秋賞月、吃月餅已成為一種普遍的習俗,并傳承至今。
清朝的月餅制作技藝亦有着巨大的提升,且品類繁多,口味不一,百姓有了更多的選擇性。據《随園食單》記載,當時有一種酥皮月餅,成份主要為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冰糖、豬油,嚼起來感覺不到甜,卻能品出酥軟香松,回味無窮。
民間傳說慈禧非常喜歡吃月餅的。不過,因為“月餅”和“月病”音近,慈禧又是女人,認為不雅,于是改名為“月菜糕”。發展至後期,全國範圍内形成了五種風味,分屬于京、津、蘇、廣、潮五地。
并且,在中秋賞月上,各地亦有着不同形式的民俗,如:江南"蔔狀元",将月餅分為三份,且大小不同,最大的放在底部,最小的放在最上面,中間則是中等那份。而後,一家人聚在一起,以投骰子取樂,籌碼最大即為狀元,其次為榜眼、探花,其樂融融,好不融洽。
參考資料:
『《酌中志》、《洛中見聞》、《夢梁錄》、《帝京景物略》、《随園食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