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也是中國很有特色的一個節日,因為重陽節正值金秋,所以重陽也常常與菊花相挂鈎,比如說重陽賞菊,在開封還會有舉辦賞菊會;又或者飲菊花酒,從古代就已經開始了;亦或是吃菊花糕,而在湖州重陽節吃的糕是什麼糕?重陽節吃糕的故事是什麼?下面是小編精心準備的内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湖州重陽節吃的糕是什麼糕
湖州人喜吃糯米,總是變着法兒地把糯米做成各種花樣,重陽糕就是糯米糕的一種。傳統的重陽糕是一種五顔六色的花糕,通常為三色三層,夾雜着赤豆、核桃、果脯等幹果。
重陽那天,賣糕的攤頭都會備些五顔六色的三角小旗插在重陽糕上,煞是好看,大多數孩子對旗幟的喜愛超過了糕本身。後來《西京雜記》作了這樣的解釋:
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餌,即糕。糕為羔字演變,不粘不結松軟可口,糕上嵌以蜜餞棗脯,講究的要做成九層,象征着用吃糕來代替登高,上面還做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而糕上插小旗則代替插茱萸之意。
重陽節吃糕的故事
據說很久以前,高山下住着一戶農家,這戶當家人手腳勤快,整天起早貪黑在地裡忙忙碌碌,收成不錯,日子過得很好。
一天,天快黑了,他從地裡收工回家,路上遇到一位算卦模樣的老先生,因為沒地方落腳,正急得團團轉,他上前了解了情況後,就說:如果你不嫌棄的話,就到我家裡住吧!
第二天一大早,過客要上路了,臨走是,他對莊稼漢說:九月九,你家裡要遭災禍。莊稼漢聽了後,吓了一跳。那位先生說:你不必着急,九月就以前,你要往草木少的高處搬家。隻要照我的話做,你就可以避禍。說完後,就走了。
九月初九他和老婆孩子一起把家中的東西都搬到了山上,突然他們回頭一看,原來住的房子着火了,火越燒越大,山腳下和山腰中一片火海,幸虧山頂上全是光秃秃的石頭,火才沒燒上來。
莊稼漢全家在九月九爬山避禍一事,一傳十,十傳百,到了第二年九月初九,人們害怕災難降臨到自己頭上,于是紛紛登高避災。
可是,住在平原上的一些人家,沒有山也沒有高地,怎麼登高避災呢?于是有人想出了一個辦法:九月九做糕吃。糕和高同音,以吃糕表示登高消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