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重陽節的風俗有什麼

重陽節的風俗有什麼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2-13 18:59:33

  重陽節主要習俗有登高、吃重陽糕、賞菊并飲菊花酒、插茱萸和簪菊花等。

  1、登高: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于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2、吃重陽糕: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并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3、賞菊并飲菊花酒: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于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隐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将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态。民間還把農曆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裡,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内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4、插茱萸和簪菊花:插茱萸是舊時漢族民間節日風俗,流行于黃河中下遊、淮河、長江流域等地。每年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時,民間采茱萸插戴頭上,亦有用茱萸制成囊佩帶的,俗信能驅邪治病。佩茱萸·簪菊花,重陽節有佩茱萸的風俗,因此又被稱為“茱萸節”。茱萸是重陽節的重要标志。重陽節時人們還喜歡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壽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