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身高,哪個家長不操心呢?
杭州的一個媽媽
因為12歲的兒子身高隻有1米48
就在家裡裝了一個「摸高神器」
嚴格督促兒子必須每天跳滿600個
沒想到半個月後
兒子沒等來長高
膝關節卻開始疼了起來
一開始
媽媽還以為是普通的生長痛
就沒當回事
直到兒子連正常的下蹲都沒法完成的時候
媽媽才開始着急起來
急忙将兒子送去醫院檢查
結果被診斷為「胫骨結節骨骺炎」
很多網友都對此事發表了看法
大部分都認為有身高焦慮可以理解
但要通過科學合理的方式去長高
而不是揠苗助長,忽略孩子身體健康
所謂的網紅長高神器再火
也不能直接拿來“套用”在孩子身上!
要知道,不恰當的運動
非但不會促進孩子長個
反而會對骨骼生長發育起到阻礙的效果
運動适量才是關鍵
每個孩子的運動基礎、身體素質不一樣,能适應的運動強度也不一樣,什麼運動火就給孩子安排,家長的這種做法不僅不科學,還特别容易起到反作用。
每年都有許多孩子因為過量劇烈運動去醫院就診,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往往是家長為了讓孩子長高,讓孩子過度地進行摸高、跳繩等運動。
除了跳繩、摸高,家長們更是花樣百出,什麼吃增高藥、打增高針通通安排,真的是為了讓孩子長高想盡了各種辦法。隻是任何運動、任何方式都應有個度,一旦超過這個“度”,就會過猶不及!
用對方法,才能長高
孩子身高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遺傳因素,但是後天的因素也同樣很重要。因為遺傳身高估算僅僅是理論值,是否能達到或突破遺傳身高,離不開後天因素。
遺傳對身高占到了七成的決定作用,還有三成的希望靠後天的努力。家長要想孩子身高正常發育,不妨把握住孩子長高的這3個關鍵階段。
孩子長高主要有這3個關鍵階段
1、 嬰幼兒時期0—2歲
0—1歲的生長速度是最快的,大概25公分;1—2歲的生長速度也會在8公分以上,平均大概是10—12公分,這是孩子的第一個生長快速期。
2、 兒童期3歲—9歲
這個階段主要包括學齡前期和學齡期,身高呈現勻速的線性增長特點。生長模式受生長激素和甲狀腺激素的調控,每年大概長5—7公分。
3、 青春期10—15歲
青春期是人生的第二個快速生長期,也是最重要的生長期。女孩大概從10歲開始,男孩從12歲開始。生長模式受生長激素和性激素水平的影響,骨齡也加速生長。
注意睡眠
除了飲食,孩子的睡眠時間也必須重視起來。前一陣,一項調查顯示我國超8成中小學生睡眠時長不達标,95.5%的小學生,睡眠不足10小時,一定程度上影響生長激素分泌,造成孩子記憶力下降。
充足睡眠,才有有利于孩子健康生長。
附:不同年齡孩子需要的睡眠時長
選對運動
運動也分能做和不能做!
有氧運動可以加速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理論上可以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一些跳繩、摸高、跳遠等彈跳運動,或者像籃球、羽毛球、足球和遊泳這些全身運動對促進長高都有不錯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小孩要盡量避免舉重、杠鈴、鉛球、鐵餅等肌肉負重類的運動,這類運動從一定程度上會抑制長高。最後,任何運動都不要過量,并且一定要做好保護措施。
家長們一定要抓住孩子的長高黃金期,選擇正确的方式讓孩子成長高人一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