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關于孔雀的民間故事很多。傳說印度教舞蹈之王濕婆有個兒子迦爾迪蓋耶,曾坐着孔雀雲遊四方;耆那教的神祖以及戰神卡提科亞也都把孔雀選為騎乘工具,甚至封孔雀為鳥王。印度人世世代代喜愛孔雀,多将其形象雕于建築上,刻在器皿上或塑在廟宇中。
公元前4世紀,印度曆史上出現了一支号稱孔雀族的強大部落。經數年征戰,他們掃蕩群雄,成立了一個空前強大的王朝——孔雀王朝。尤其是第三代帝王阿育王使他的統治時期成為印度曆史上最為輝煌的時代。他統一了印度次大陸,把釋迦牟尼的佛教定為當時印度的國教,他皈依佛門、講信修善、公平慈愛、杜絕葷腥,被後人推崇備至。正由于佛教在孔雀王朝時得到迅速發展,才使這一教派有機會向國外傳播,逐步成為世界性的宗教。
1963年1月,印度政府宣布孔雀為“國鳥”,使孔雀受到了來自宗教和法律兩方面的保護,身貴而位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