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網站截圖。
中國網3月23日訊 據民政部網站消息,日前,民政部等22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鏟除非法社會組織滋生土壤淨化社會組織生态空間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進一步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23日,民政部相關負責人就通知進行解讀。
非法社會組織迷惑社會公衆有這些主要手法
民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許多非法社會組織非常狡猾,絞盡腦汁用各種方式讓人信任其“真實性”和“權威性”,總結起來一般有以下幾種手法:
一是名稱讓人真假難辨。很多非法社會組織往往冠以“中國”“中華”“全國”“世界”等名頭,有的在名稱上與合法登記的全國性社會組織僅一字之差,網頁宣傳上抄襲合法社會組織的官網内容,緻使公衆難辨真假。
二是活動領域“蹭熱點”。非法社會組織善于打“擦邊球”,往往跟風“軍民融合”“鄉村振興”“疫情防控”等熱點,吸引眼球。
三是組織形式“品種繁多”。非法社會組織有的以“協會”“促進會”“聯合會”“基金會”等傳統社會組織形式活動;有的以“委員會”“發展局”“中心”等類似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的組織形式活動,令人防不勝防。
四是包裝宣傳“高大上”。有些非法社會組織特意在黨政機關辦公地附近或附屬場所租用辦公場地,有的拉攏一些退休黨政幹部或社會名人“站台”“代言”,有的找各種媒體為自己進行宣傳“貼金”,用各種手法增加其“可信度”。
五是用合法外衣做掩護。有的非法社會組織千方百計“投靠”到合法登記的社會組織名下,變身為分支機構;有的與合法社會組織共同開展活動;有的想方設法成為事業單位的下設機構,魚目混珠。
社會公衆如何能快速甄别“李逵”和“李鬼”?
目前很多非法社會組織與合法登記的社會組織“真假難辨”,名稱極為相似,對此,民政部相關負責人指出,非法社會組織為了迷惑公衆,從名稱、組織架構等各個方面都模仿合法登記的社會組織,如果不注意觀察,的确讓人難以識别很可能被“忽悠”。
為了更好地提高社會公衆對非法社會組織的防範意識,置非法社會組織于人民戰争的汪洋大海之中,《通知》專門強調了識别非法社會組織的方法,告知社會公衆在參加社會組織活動前,登錄“中國社會組織政務服務平台”或者“中國社會組織動态”政務微信,通過社會組織名稱核實其是否為合法登記的組織。
凡是在合法登記的社會組織名單中找不到的,就可能涉嫌非法社會組織,你就不應輕信上當。同時,我們希望社會公衆發揚鬥争精神,一旦發現非法社會組織活動線索,要及時舉報、舉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