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馬陵之戰和桂陵之戰分别是什麼典故

馬陵之戰和桂陵之戰分别是什麼典故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7-19 14:14:15

  1、桂陵之戰

  魏國在戰國初期因魏文侯的改革而變得強大起來,因而引起了其他諸侯的戒備。公元前356年,趙成侯在平陸(今山東汶上)和齊威王、宋桓侯相會以示好,并與燕文公在阿(今河北南陽北50裡)會盟。由此,魏國開始有被諸國聯合進攻的可能,因此魏國欲找機會突破,以解除這個危機。

  公元前354年(周顯王十五年),趙國進攻魏國的盟國衛國,奪取了漆及富丘兩地(均在今河南長垣),此舉招緻了魏國的幹涉,魏國派兵包圍趙國首都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

  次年趙向齊求救。齊王命田忌、孫膑率軍援救。孫膑認為魏以精銳攻邯鄲,國内空虛,于是率軍圍攻魏都大梁,使魏将龐涓趕回應戰。孫膑卻在桂陵(一說山東菏澤,一說河南長垣)伏襲,打敗魏軍,并生擒龐涓。孫膑在此戰中避實擊虛、攻其必救,創造了“圍魏救趙”戰法,成為兩千多年來軍事上誘敵就範的常用手段。

  2、馬陵之戰

  桂陵之戰後,魏國雖元氣大傷,但經過幾年的休整後,魏國逐漸開始恢複對外進攻。根據《竹書紀年》的記載,“梁惠成王二十八年,穰疵率師及鄭孔夜戰于梁、赫,鄭師敗逋。 ”

  周顯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年),魏國發兵攻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救。齊國應允救援,以促韓國竭力抗魏國。齊威王以田盼為主将,田嬰,田忌為副将,孫膑為軍師,運用“圍魏救趙”戰法,率軍直趨魏都大梁,誘使魏軍回救,以解韓國之困。又用“減竈示弱”的方法,将魏軍10萬人殺得潰不成軍,并俘虜了魏太子申。

  經此一戰魏國元氣大傷,失去霸主地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