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這樣評價意大利西西裡島的諾托(Noto):“諾托是有着歐洲美麗建築構造的城市之一,這個偏遠小鎮的出現,有着維爾茨堡和甯芬堡的影子,出現過莫紮特和詹巴蒂斯塔的精緻年代。”
諾托是一座在新的土地上重新建造的城市,古城原址距離現在的地方有8公裡,在公元前3世紀就有希臘住民遷來居住,又經阿拉伯人、西班牙人等先後統治。1693年,一場大地震将諾托曾經的輝煌全部掩埋,新城在8公裡外的山坡上重新建造,重建的諾托是18世紀巴洛克藝術的明珠。
如果讓我再選擇一次,我會在諾托住一晚上。她沉穩,大氣,莊重得似乎不能用“巴洛克小鎮”來稱呼。西西裡東南部地區特有的土黃色磚瓦在這裡随處可見,但浪漫的西西裡人不認為是土黃色,他們給這種顔色起了個好聽的名字——蜜糖色。因此,諾托又有了“蜜糖色小鎮”的美稱。
17世紀末的大地震摧毀了整座城市,18世紀時,西西裡人重建家園,當地建築師羅薩裡歐·加利亞爾迪(Rosario Gagliardi)與其學生文森佐·西納特拉按照統一的巴洛克風格設計建造,所有建築物都統一采用統一石材。整整經曆了三代工匠巧奪天工的設計建造,涅槃般浴火重生的諾托,是18世紀歐洲巴洛克建築藝術的明珠,整個城市裡都是華美的石雕,流暢的曲線,也有人稱這裡為“石頭花園”。
2002年,諾托連同它周圍的七個城鎮,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産,名為“西西裡島東南部-諾托谷地的晚期巴洛克風格城鎮”。
諾托也是到訪西西裡的遊客們去的比較多的城鎮之一,因為它離錫拉庫薩較近,且公共交通便捷,從錫拉庫薩乘大巴或火車,一個小時左右都能到達。諾托的火車站離老城區較遠,大巴站更近些。
這一天我的安排是這樣的:早上從錫拉庫薩出發,抵達諾托後,把箱子存在車站,遊覽諾托之後,下午乘大巴或火車前往莫迪卡,晚上住在莫迪卡。
沒辦法,西西裡環島,我又貪大求全,希望盡可能去多些的地方,隻能如此。不過諾托這樣的小城市,大半天時間也足夠了。
大巴到諾托,車票隻要3.4歐。穿過一個小小的公園,諾托的老城區就到了。這座城門也有個好聽的名字——現實之門。一道城門,隔開了諾托的曆史中心與外面的世界,城中一日,世上已千年。
諾托幾乎所有的建築,都集中在老城區這一條長約1公裡的主街——維托裡奧·艾瑪努埃爾大街兩側,上午九點多,店鋪還沒有開門,街上行人不多,俯仰之間,滿目淨是巴洛克式建築,令人目不暇接。
諾托市政廳,它也曾經出現在《西西裡的美麗傳說》中。
諾托劇院
劇院對面的這座聖多米尼克教堂(Chiesa di San Domenico),遺憾的被我錯過了,我認為它是配角,就讓它露了半張臉。這也是加利亞爾迪的作品,于1727年修建完畢,似乎是有意為了配合“凹”面教堂,它的外立面設計成了“凸”型外觀。它也是諾托巴洛克建築保存最為完整的建築之一。
主街隻不過1公裡左右長,走到盡頭看見這座聖母像,也就出了老城了。
主街上的聖嘉祿教堂Chiesa di San Carlo al Corso
外立面呈“凹”外觀的教堂,建于1730年,不大的教堂内部,有着典雅的内飾。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花上2個歐元,就可以登頂教堂,放眼望去,整個諾托鎮盡收眼底。
位于主街的中心,市政廳廣場上,坐落在高高的階梯盡頭的,就是諾托的主教堂——聖尼古拉大教堂(Cathedral of Noto)
教堂對面,這個不起眼的小門臉,出售世界上最好吃的冰激淩Gelato
陽光下通體金黃色的諾托大教堂,是整個城市的中心以及地标,它始建于1694年,于1703年竣工,後又因地震遭到毀壞,18世紀用相同的材料進行了重建。
大教堂門口,眼見得賓客滿堂的樣子,莫非我是趕上人家的喜事兒了?
外國人的婚禮不像是中國式婚禮,大擺筵席加上一大套儀式,折騰的新人跟耍猴似的。老外的婚禮儀式挺簡單,賓客親友都聚集到當地的教堂或是市政廳裡,牧師主持儀式,親友為新人送上祝福,over。
簡單點兒好,本來結婚就應該是兩個人的事,而已。
教堂前面寬闊的三級台階,顯得極有層次感。走到教堂門口,西服革履滿面紅光的這老頭兒跟我打招呼,我也跟他聊了起來。老頭英語不錯,跟我說今天結婚的是他兒子,聽說我從中國來,老頭更高興了,跟我說他的父親四十多年前去過中國上海。
漂亮的新郎新娘在親友的見證下舉行婚禮儀式
對于西西裡人來說,他們的休息比靠旅遊業掙錢重要,到了下午1點,城内所有的教堂、商店公共機構全部閉門謝客,大家一起午休,到下午3點才開門,小城又恢複到了清晨安靜的時光。
如果時間允許,建議在諾托住一晚上,也許在夜間才能讀懂這些石頭與光影映襯下的神秘。
=================
【作者:沙漠玫瑰】
環球旅遊達人,旅行體驗師、自由撰稿人、嘉賓主持、旅行分享師、跨界自媒體人。已隻身旅行過五大洲40餘個國家,200餘座城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