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是荊襄九郡更大,江東六郡更小。漢獻帝在位時,荊州轄南陽、南郡、江夏、零陵、桂陽、武陵、長沙、襄陽、章陵九郡,轄境相當于湖北、湖南大部,及河南、貴州、廣東、廣西等省的一部分。而江東六郡指吳郡、會稽郡、丹陽郡、豫章郡、廬陵郡、廬江郡,轄境相當于江蘇南部、安徽北部、江西大部。
東漢末年,軍閥割據混戰,吳郡富春孫氏孫堅因鎮壓黃巾起義有功,升任長沙太守,擁兵自居,成為割據首領。
孫堅長子孫策,年輕有為,領其父部下千餘人,渡江削平江東,占據江東六郡而被封為吳侯。孫堅次子孫權,秉承父兄遺志,在周瑜、張昭等士族豪強的支持下,穩定江東局勢,戰敗曹操。
赤壁之戰後,曹、劉、孫三家共分荊州:曹操占據南陽、襄陽、南郡三郡,劉備占據長江以南的零陵、桂陽、武陵、長沙四郡,孫權則占據江夏郡。
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打敗曹仁,奪得南郡,孫權拜周瑜為偏将軍,領南郡太守,駐江陵(南郡治所)。
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死後,孫權納魯肅之議,把自己所據部分"借"給劉備,于是劉備占有荊州絕大部分地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