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黃先生在珠海廣富市場買了一條海鳗魚,當晚家庭聚餐就把這條魚吃掉了。結果沒過多久,就有人出現腹痛、嘔吐等症狀。據了解,這是由于誤食一種罕見的毒素——雪卡毒素。雪卡毒素主要分布于魚的頭、内髒、生殖器官,尤以内髒中含量為高,不易被胃酸破壞,高溫加熱或冷凍均不能破壞雪卡毒素的毒性。
專家解釋,此次時間屬于偶發的事件,并不是所有的海鳗都有雪卡毒素,大家要吃這種野生的深海魚,吃的個體不要太大,盡量不要超過2公斤以上的這種,因為深海大魚會有風險。
哪些症狀說明有可能是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指因食物中的有毒物質而引起身體的不良反應,一般包括細菌性(如大腸杆菌)、化學性(如農藥)、動植物性(如河豚、扁豆)和真菌性(毒蘑菇)四種。
低溫存放的食物,食前嚴格消毒、徹底加熱,不食用有毒的、變質的動植物和經化學物品污染過的食品。一旦有人出現上吐、下瀉、腹痛等食物中毒症狀時,首先應立即停止食用中毒食物,馬上向急救中心120呼救,送中毒者去醫院進行洗胃、導瀉、灌腸。
在急救車來到之前可以采取一些自救措施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食管胃腸外科彭俊生教授在早前接受家庭醫生在線采訪時表示,一旦明确是食物中毒,首先應采取的措施就是迅速呼叫120,然後進行及時的催吐和洗胃。一般認為洗胃和催吐越早越好,在中毒6小時後才洗胃,會失去效果。
當病人清醒又能配合時,可用手指、筷子、匙子、羽毛等物刺激咽喉部、舌根部,使病人吐出胃内容物,并讓病人快速喝兩三大碗洗胃液,再使病人嘔吐,如此反複進行,直到嘔出液清亮為止(若病人已昏迷或不能配合,應盡快送到醫院洗胃)。
洗胃液可用淡鹽水、淡茶水、2%碳酸氫鈉液(小蘇打液,在敵百蟲中毒時禁用)。中毒原因不明時,可用微溫的清水。要求洗胃液保持微溫,是因為太冷會刺激胃腸蠕動,加快毒物向腸腔移動;太熱會使胃黏膜血管擴張,促進毒物的吸收。
每次洗胃所需液量為1萬~3萬毫升,容積相當于5~15個容量為2升得飲料瓶,尤其對飽餐後中毒、服毒量大者,更要充分沖洗。
另外,沖洗完腸胃後,可給病人服雞蛋清、牛奶、木炭粉等,以保護胃腸黏膜,然後送醫院救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