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3日,第三方專業科技成果評價機構——中科合創(北京)科技成果評價中心在昆明依據科技部《科學技術評價辦法》的有關規定,按照科技成果評價的标準及程序,本着科學、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組織專家對中汽研汽車檢驗中心(昆明)有限公司、雲南菲爾特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昆明理工大學、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單位完成的“柴油車排放後處理裝置研發與測評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進行了科技成果評價。
此次成果評價專家委員會由雲南省機械工業行業協會正高級工程師徐勤,雲南省科學技術院副院長、研究員胡啟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雲南創新研究院副院長王文娟,雲南省機械工程學會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張南華,西南林業大學教授周新民,昆明雲内動力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彭勁松,雲南大學高級工程師吳建平等專家組成。
經過專家評審,認為該項目針對柴油車顆粒物與氮氧化物排放協同控制後處理裝置研發與測試評價關鍵技術開展研究并實現産業化,創新性如下:構建集氣相/固相模型和多孔介質模型于一體的DPF和SCR裝置載體模型,揭示了不同載體結構和發動機排放特征參數對DPF捕集/再生和SCR轉化效率性能的影響規律;發明了适用于DPF和SCR裝置載體配料、攪泥、成形、堵孔及燒結等生産工藝及成套設備,研制出過濾面積大、壓降低、熱沖擊性能好、結構緊湊的碳化矽載體結構和熱膨脹系數低、大尺寸、薄壁堇青石載體結構,解決了工藝配方、擠壓成型、高溫燒結等技術難題;研發了DPF和SCR裝置集成匹配方法及控制策略,研制了适用于國六柴油車排放控制的DPF SCR裝置,解決了城市柴油車低速、低溫工況下DPF再生難和SCR尿素結晶等技術難題;開發了滿足實際運行監管中載體破損、熔融、堵塞、轉化效率下降等失效故障的智能預警診斷模型和在線監控系統,解決了DPF和SCR裝置系統集成控制和故障智能診斷的技術瓶頸;研究了基于整車和發動機台架的後處理裝置性能測試技術,創建了流場均勻性、載體熱沖擊、快速老化耐久等性能評價指标及方法,開發出适用于後處理裝置污染物轉化效率性能評價的便攜式顆粒物測量方法及裝置,制定了國内行業DPF與SCR裝置協同控制與關鍵共性檢測技術标準。獲得授權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8項,登記軟件著作權2項;發表論文20篇,其中SCI 2篇、EI 10篇;參與制定行業和地方标準10項。研究成果直接應用于昆明雲内動力股份有限公司79萬餘台國五國六柴油機、一汽紅塔雲南汽車制造有限公司1萬餘輛柴油車和地方管理部門3萬餘輛在用柴油車排放治理。近四年創造經濟效益超過28億元,形成了雲南省柴油車排放後處理裝置“載體研發生産--裝置耦合集成--性能測試評價--規模化應用”的産業鍊,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該項目在後處理裝置與測評技術方面達到國内領先、國際先進水平。經專家組全面審核,與會專家一緻同意,“柴油車排放後處理裝置研發與測評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