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的組成
大氣是多種氣體的混合物。低層大氣主要是由幹潔空氣、水汽和雜志三部分組成。
幹潔空氣(25千米以下)的主要成分中,氮和氧合占幹潔空氣體積分數的99%。氧是人類和其他生物維持生命活動所必須的物質;氮是地球上生物體的基本成分。
大氣中的微量成分二氧化碳和臭氧,含量雖少,但對地球上的生命活動和自然環境有着重要作用。二氧化碳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并對地面起保溫作用。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陽紫外線,保護地球上的生物免受過多紫外線的傷害,被譽為“地球生命的保護傘”;而穿透大氣射到地面上的少量紫外線,又起到殺菌治病的作用。
大氣中的水汽和雜志含量也很少,卻是天氣變化的重要角色。水的相變(氣态、液态、固态三者的相互變化),産生了雲、雨、霧、雪等一系列天氣現象。并伴随着熱量的吸收和釋放(地面上的水蒸發成水汽,要吸收熱量;水汽随上升氣流到空中凝結成雲、霧、雨、雪等又放出熱量),直接影響地面和大氣的溫度。雜質作為凝結核,是成雲緻雨的必要條件(大氣中水汽和雜質的含量因時因地而異)。
(一)對流層
對流層是貼近地面的大氣最低層。整個大氣質量的3/4和幾乎全部水汽、雜質都集中在這一層。對流層是大氣中最活躍、與人類關系最密切的一層。人類就生活在對流層的底部。對流層有以下特點:
氣溫随高度的增加而遞減。這是因為地面是對流層大氣的主要的直接熱源,因此離地面越高,氣溫越低(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度)。
對流運動顯著。對流層上部冷下部熱,有利于空氣的對流運動(空氣受熱膨脹上升,遇冷收縮下降),對流層即因此得名。對流層的高度因緯度而已,低緯度地面受熱多,對流旺盛,對流層高度可達17~18千米;高緯度地面受熱少,對流運動弱,對流層高度僅8~9千米;中緯度受熱介于低緯度和高緯度之間,對流層高度為10~12千米。
天氣現象複雜多變。近地面的水汽和雜志通過對流運動向上層空間輸送,在上升的過程中随着氣溫的降低,容易成雲緻雨。雲、雨、霧、雪等的天氣現象都發生在這一層。
(二)平流層
自對流層頂端至50~55千米高度的範圍為平流層,這一層有以下特點:
氣溫随高度增高。平流層大氣主要靠臭氧吸收大量紫外線增溫。在22~27千米高度處,臭氧含量達到最大值,形成臭氧層。臭氧層以上,臭氧含量逐漸減少,但是太陽紫外線輻射強烈。氣溫随高度迅速增高。
氣流以平流為主。平流層上部熱下部冷,大氣較為穩定,不易形成對流,而是以平流運動為主,有利于高空飛行。
(三)高層大氣
平流層頂以上的大氣,氣壓低,空氣密度很小。到2000~3000千米的高空,大氣的密度已與星際空間的密度非常接近。這裡的一些高速運動的空氣質點經常散逸到宇宙空間去,這個高度可看做地球大氣的上界。
在高層大氣中80~500千米的高空,有若幹電離層。電離層大氣在太陽紫外線和宇宙射線的作用下,處于高度電離狀态,能反射無線電短波,對無線電短波通訊有重要作用。
本文為頭條号作者“地裡那些事”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分享鍊接才是真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