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揚劇、錫劇。
揚劇發源于江蘇揚州,成長于上海。它以古老的“花鼓戲”和“香火戲”為基礎,又吸收了揚州清曲、民歌小調發展起來,原名“淮揚文戲”,30年代中期稱為“淮揚戲”,新中國成立後,改稱揚劇,主要流行于蘇北、江南、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區。
錫劇發源地是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另一發源地是江蘇省無錫市羊尖、嚴家橋等太湖沿岸農村地區。1921年,兩地“灘簧”合流更名為“常錫文戲”,戲中增加了老生、老旦、醜角等人物。
昆曲早在元末明初之際即産生于江蘇昆山一帶,它與起源于浙江的海鹽腔、餘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陽腔,被稱為明代四大聲腔,同屬南戲系統。是我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原名“昆山腔”,清朝以來被稱為“昆曲”,現又被稱為“昆劇”。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獨特的體系、風格,它最大的特點是抒情性強、動作細膩,歌唱與舞蹈的身段結合得巧妙而和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