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家孩子上早教課嗎?”
“早教有用嗎?
“我是不是該給我家寶寶報個早教班呢?”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們對孩子教育的重視,越來越多的爸爸媽媽都希望給自己的寶寶最好的養育和教育,但在很多父母的眼裡,一提起“早教”這個詞,會馬上聯想到“早教機構”,仿佛“早教”隻能在“早教機構”中才能進行,我們的早教機構也遍地都是,給寶寶報個早教班也成了很多父母的選擇。
什麼是早教
早教,也叫早期教育,就是給嬰幼兒(0-3歲)提供各種條件,促進嬰幼兒潛能發展的教育,為孩子多元智能和健康人格等的培養打下良好的基礎。換句話說,早教就是促進嬰幼兒健康發展,包括生理上、認知上以及社會化和情感上的全面發展。
早教有用嗎兒童心理學家Craig曾經做過一項早教研究,他們免費對0-3歲貧困家庭的孩子進行早教,結果顯示,那些經過早教的孩子,比沒有經過早教的貧困家庭孩子智商要高。
大腦的基本單位是神經細胞,神經細胞之間的間歇叫突觸,是神經元之間在功能上發生聯系的部位,也是信息傳遞的關鍵部位。而嬰幼兒在兩三歲時,大腦的突觸是成人的兩倍,到了三四歲時到達數量的頂峰,這個時候會根據寶寶生活中的各種體驗慢慢形成寶寶自己處理信息的特點,一些不常用或者效率不高的突觸細胞就被藏起來了。而在人生的頭三年,嬰幼兒大腦的發育突飛猛進,神經系統發育最多、最快,極具可塑性。大腦分泌的各種激素影響着人體的生理發育,就是我們智力發展也要靠大腦處理各種信息,而情感和人際交往也是需要我們大腦的反應的。因此大腦的可塑性決定了早教的必要性。
早教的内容很廣泛,核心在于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豐富的環境,對孩子的大腦發育和人格成長等進行“激活”。其中包括對孩子的性格培養,健康情緒,創造力的培養等。對孩子進行的早期益智教育,會在他們的腦海中留下永久印記。
了解到早教的必要性,有的粑粑麻麻可能很激動,早教既然這麼有必要,那麼就給寶寶多多的早教,提前多學習點,背古詩,多認字,學英語、報個早教班.......多學點肯定沒有壞處啊!在這個浮躁的時代,我們很容易迷失,尤其是對待我們深愛的孩子。但早教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隻能在早教班才能實現,我們一定要尊重孩子的發展規律,讓孩子均衡發展。
什麼樣的早教才是好的早教早教不僅僅是讓寶寶聽音樂,看圖片,背幾首古詩,更不是提前學習小學的計算和文化知識或是學習什麼才藝特長,而是讓孩子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感官來感受和體驗這個世界。
我們知道嬰幼兒對世界的了解是通過他們的感官和他們的動作來達到的。在胎兒期,他們就有了聽覺,到了出生3個月左右,他們的視力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而他們的味覺一出生就有,尤其是對甜味特别喜歡。很多的時候,我們的寶寶喜歡用耳朵聽、用眼睛看、用嘴巴嘗咬,用鼻子聞,用手摸等,這都是寶寶探索世界的方式。一歲以内的寶寶,他們探索世界最熱衷的方式是用嘴、舌頭和手。一歲以後,随着語言能力的發展,他們逐漸學會了如何去表達自己的需要,而各個能力也都在穩步向前發展。從會翻身到會爬,從爬到會走,從走到會跑會跳,每個大動作的發展都相應伴随着精細動作的提高。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也是讓很多父母産生焦慮的原因。我認識的一位媽媽,除了給寶寶報了早教班,還給沒兩歲的寶寶報了繪畫特長班。到了寶寶2歲左右,很多寶寶都喜歡塗鴉,然後有的家長就覺得是孩子的某個敏感期來了,不能錯過。其實這個階段的寶寶是因為精細動作提高了,寶寶有能力去做一些事情了,而過早地對孩子進行某項技能的訓練,很有可能傷害他們自發的興趣和學習熱情。其實不管是什麼方面的早教,培養一個均衡發展的孩子,才是我們早教的重點。而隻有當孩子的心智發展到一定的程度時,外在的教育才能起到作用。
寶寶的聽覺、視覺、觸覺、運動知覺等均衡發展,是寶寶成長的必須,也是他們探索世界的基石。而在寶寶自身的發展規律中,父母提供良好的環境供寶寶探索,寶寶通過這些活動和體驗,發展了自己的運動知覺、觀察力、思考力、适應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了解到早教的必要性和好的早教,那麼作為父母我們該如何給寶寶實現最優質的早教呢?
首先,用心陪伴、用愛去撫育我們的寶寶
用心陪伴,就是要和寶寶有更多的互動,充滿愛的照料是寶寶良好發展的基礎。我發現在照顧寶寶的過程中,照料者(媽媽)跟寶寶互動越多,通常這樣的寶寶也更開朗,也更願意和人交往。而那些跟寶寶互動少的家庭,通常寶寶的性格也比較木讷,膽小。你在照顧寶寶的過程中,當你在充滿愛的情緒下,和寶寶輕聲說笑、對寶寶微笑、跟寶寶眼神交流,或和寶寶擁抱時,寶寶也會報以同樣的歡笑、牙牙兒語,而這樣的交流體驗,也是寶寶需要的。
其次,接受寶寶探索世界的方式,鼓勵寶寶去探索
2歲多的婷婷看着廣場上其他的小朋友來回跑跳,玩的很開心,她剛想跑的時候,就被奶奶攔下了,并且對婷婷說,别跑,容易摔倒,會很疼的。有時候家長疼愛孩子,或者因為怕危險、怕麻煩,就限制孩子碰這碰那,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剝奪了孩子體驗自己身體運動、保持平衡的機會。
“這孩子越大越不好帶”,很多父母可能都說過這樣的話。比如寶寶經常喜歡吃手,或者到處亂摸,亂翻,到處亂爬,有的父母就覺得髒,或者怕寶寶有危險就限制他們的活動,其實這個階段是寶寶“感知運動階段”,他們就是通過感知和運動來認識這個世界的,這是他們的學習方式。所以當寶寶吃手的時候,我們就把他的小手洗幹淨,讓他吃好了;當寶寶亂摸的時候,我們可以讓寶寶觸摸不同的物體材質,讓他有不同體驗就好了;當寶寶亂爬的時候,我們把有危險的東西收起來,把地擦幹淨,讓寶寶去爬就好了。我們隻要把周圍的環境布置得更加安全,盡量不要去限制寶寶的手、嘴、腳的活動,寶寶各種感知覺均衡發展,寶寶才能更好地認識這個世界。
再次,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
教育家蒙台梭利說:“如果把嬰兒限制在一個很小的範圍裡,這種監獄似的生活會限制他們發揮自己的潛能。”現在的孩子很多都是在高樓大廈裡長大的,而那麼多的玩具和電子産品也占據着孩子的時間。而孩子的活動空間越大,心靈世界就越大。
生活條件的提高,父母因為愛孩子,也喜歡給寶寶買很多玩家,并且覺得越貴的玩具越好。其實一個玩具青蛙,不會比帶着寶寶去看真正的青蛙更能提高寶寶的觀察力。花草樹木,天空小鳥,泥巴沙土,自然界的一切都可以作為寶寶早教的工具。
上早教班不是必須的,但早教必須進行。早教不等于早教課,在嬰幼兒時期,孩子所看、所聽、所感觸到的一切,無不對孩子形成影響,所以說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早教一點也不為過。
我朋友在寶寶1歲多的時候,也給寶寶報了早教課,當時她還挺焦慮的,她發現寶寶經常在老師上課的時候亂跑,還被老師說注意力不集中,她問怎麼樣才能讓寶寶集中注意力。其實對于我們的嬰幼兒來說,他們的注意力都是有限的,十幾秒到幾分鐘不等都是正常的。而有一些早教機構,利用父母希望孩子成龍成鳳的心理,過分誇大了早教課所起的作用了。
在早教機構上課,與其說是對孩子進行早教,還不如說是在教父母,讓父母懂得如何陪孩子玩,如何跟孩子互動。從這方面來說,父母需要學習,學習一些育兒知識和育兒心理。
寶寶的早教課有沒有必要上,我覺得取決于你自己。如果能找到一個科學的、有系統的、懂得孩子發展規律的早教機構,可以作為一種輔助。但是不上早教課,也不會影響我們對孩子的早教,因為父母和家庭才是孩子早教的主戰場,而父母用心的陪伴,有愛的扶育,為孩子布置安全的探索環境,鼓勵孩子對環境的探索,讓孩的感官均衡發展,這就是優質而高效的早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