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是萬聖節,它是西方仍在慶祝的最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受歡迎的節日之一,僅次于聖誕節。有些人認為萬聖節象征着迷信、鬼魂、精靈和惡魔,而這些都是人們避之不及的東西,但是對于很多普通百姓來說,萬聖節的習俗意味着搞怪作樂、“不給糖就搗蛋”和主題派對。
習俗一、不請吃糖,就搗蛋!
這天,人們跋涉于僻壤鄉間,挨村挨戶乞讨用面粉及葡萄幹制成的“靈魂之餅”。據說捐贈糕餅的人家都相信祈禱,期待由此得到上帝的佑護,讓死去的親人早日進入天堂。
現在,這種挨家乞讨的傳統演變成了孩子們提着南瓜燈籠挨家讨糖吃的遊戲。見面時,打扮成鬼精靈模樣的孩子們千篇一律地都要發出“不請吃糖,就搗蛋!”的威脅,而主人自然不敢怠慢,連聲說“請吃!請吃!”同時把糖果放進孩子們随身攜帶的大口袋裡。
南瓜燈和糖果
遊蕩鬼傑克和南瓜燈
故事源于古代愛爾蘭,說是一個名叫 JACK 的人,是個醉漢且愛惡作劇。一天 JACK 把惡魔騙上了樹,随即在樹樁上刻了個十字,恐吓惡魔令他不敢下來,然後 JACK 就與惡魔約法三章,讓惡魔答應施法讓 JACK 永遠不會犯罪為條件讓他下樹。 JACK 死後,其靈魂卻既不能上天堂又不能下地獄,于是他的亡靈隻好靠一根小蠟燭照着指引他在天地之間徜徉。
習俗二、妖魔鬼怪翩翩起舞
在古老的愛爾蘭傳說裡,這根小蠟燭是在一根挖空的蘿蔔裡放着,稱作“JACK LANTERNS”,而古老的蘿蔔燈演變到今天,則是南瓜做的 Jack-O-Lantern 了。據說愛爾蘭人到了美國不久,即發現南瓜不論從來源和雕刻來說都比蘿蔔更勝一籌,于是南瓜就成了萬聖節的寵物。
習俗三、孩子們的狂歡節
萬聖節是兒童們縱情玩樂的好時候。它在孩子們眼中,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節日。夜幕降臨,孩子們便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顔六色的化妝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上一盞“傑克燈”跑出去玩。“傑克燈”的樣子十分可愛,做法是将南瓜掏空,外面刻上笑眯眯的眼睛和大嘴巴,然後在瓜中插上一支蠟燭,把它點燃,人們在很遠的地方便能看到這張憨态可掬的笑臉。
可愛的小女巫與小吸血鬼
收拾停當後,一群群裝扮成妖魔鬼怪的孩子手提“傑克燈”,跑到鄰居家門前,威吓般地喊着:“要惡作劇,還是給款待?”“給錢,還是給吃的?”如果大人不用糖果、零錢款待他們,那些調皮的孩子就說到做到:好,你不款待,我就捉弄你。他們有時把人家的門把手塗上肥皂,有時把别人的貓塗上顔色。這些小惡作劇常令大人啼笑皆非。當然,大多數人家都非常樂于款待這些天真爛漫的小客人。所以萬聖節前夜的孩子們總是肚子塞得飽飽的,口袋裝得滿滿的。
萬聖節前夜最流行的遊戲是“咬蘋果”。遊戲時,人們讓蘋果漂浮在裝滿水的盆裡,然後讓孩子們在不用手的條件下用嘴去咬蘋果,誰先咬到,誰就是優勝者。
咬蘋果的成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