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風兒我是沙,
一路相随到天涯。
傳說遠古時候在南海的這座海島上有一對青年男女相愛,熱戀中的兩人卻遭到了來自不同族系的雙方族人的極力反對,向往戀愛自由的兩人私奔至此,後面是族人的無情圍堵,步步緊逼,前面是一望無際的大海,無路可走又不甘心被拆散的這對戀人雙雙跳入大海,一個風浪過後,兩人化做巨石,聳立于岸邊,日夜相對,一陣海風吹過,呼呼作響,似乎在訴說着什麼!
後來人們為紀念她們的堅貞愛情,便把這兩塊巨石一塊叫“天涯”一塊叫“海角”,象征愛你到天荒地老,陪你到海枯石爛。
古代皇帝為了懲罰“犯錯”的“逆臣”,便将他們流放到這偏僻的南荒之地,由于交通閉塞,人煙稀少,面對茫茫大海,人們到此便似乎有一種已到天地盡頭的感覺。
宋代名臣胡铨(海南五公之一)寫的:“區區萬裡天涯路,野草若煙正斷魂”;做過唐德宗宰相的楊炎在被貶谪海南前往天涯的路上所寫的:“一去一萬裡,千知千不還”;而曾經兩度為相的唐朝李德裕(海南五公之一)在被貶至天涯所在地崖州城時所作的:“獨上高樓望帝京,鳥飛猶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繞郡城”等等都非常形象生動的勾劃出古代“天涯海角”這邊陲蠻荒之地的真實寫照。
曆代文人墨客尤其是唐代詩人,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唐,王勃];“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唐,白居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唐,張九齡]等等,更多的體現了在外遊子的一種情感寄托,一種揮之不去的“天涯”情結,撫今追昔,頗讓人感慨萬千。
《天涯月》
海角景色如甘醇,
萬千惆怅憶忠魂。
多情笑我天涯月,
且照今人照古人。
如今人們來到“天涯海角”旅遊度假,不僅對這裡獨特的天涯文化感興趣,更被這裡常年無冬,四季如春的南國熱帶氣候和迷人的海島風光所吸引。
“天涯海角”前面是一望無際,波濤洶湧的南中國海;景區内奇石林立,千姿百态,放眼沙灘“天涯石”“海角石”“愛情石”“日月石”“南天一柱”“海判南天”等等一百多塊磊石宏偉壯觀,錯落有緻,各種各樣的石刻記載着“天涯海角”的往日今昔,訴說着一個個動人凄美的傳奇故事。
岸邊椰影婆娑,古藤環繞,四季花開,在煙波浩渺的海面上帆影點點,湛藍的海水清澈見底;色彩斑斓,成群結隊的魚兒在水裡追逐嬉戲,夕陽西下的大海波光粼粼,水天一色,好一幅充滿椰風海韻的南國畫卷,真是美不勝收,讓人流連忘返,一曲《請到天涯海角來》更是唱響大江南北,家喻戶曉。
如今,随着三亞濱海旅遊城市的快速發展,飛機,郵輪,高鐵,輕軌,應有盡有,高速公路四通八達,人們往來更加快捷,方便;“天涯海角”這個昔日的荒蕪凄涼之地,如今到處都是車水馬龍,遊人如織,一派生機勃勃的繁忙景象,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海南建省辦特區以來旅遊行業的一張靓麗名片,更是遊客們到三亞旅遊目的地的标志性景點,網紅打卡地,“請到天涯海角來,這裡四季春常在”,“美麗三亞,浪漫天涯”,來一次說走就走的天涯之旅。
《來海南》
秋蟲喚醒萬泉河,
候鳥飛臨五指山。
日落夕陽殘,
大雁又回還。
且憶昔日蠻荒地,
如今度假勝天堂。
一水隔兩岸,
五公心坦然。
來海南,來海南,
開心玩,美味嘗。
海棠灣畔藏春光,
天涯海角等你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