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上周四的一則試驗結果讓家長們都吓了一跳,市面上15款國内外知名品牌薯片均含有丙烯酰胺,而這個物質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為2A類緻癌物。
首先,我們來看一看緻癌物質是怎麼分類的,2A類緻癌物質究竟對人體的緻癌性怎麼樣?
丙烯酰胺屬于2A類緻癌物,也就是說動物實驗證據是充足的,說明了這個物質會引起動物的癌症。有專家出來解釋說動物和人并不一樣,不能因動物實驗推導出人也會緻癌。這個解釋比較蒼白無力,因為丙烯酰胺已經被證實有劇毒!
丙烯酰胺用途廣泛,是膠水、顔料、添加劑等原料之一,已經被證實的對人類有毒性的主要是神經毒性。長期接觸的人群可表現為四肢麻木、觸痛覺減退、深反射減退等神經功能受損的症狀。在動物身上證實的毒性可以表現為影響睾丸的質量和形态、降低免疫力、緻癌等,更為恐怖的是,在動物身上的有些毒性是可以傳給下一代的。
看到這裡,很多人不禁要問,商家加入有毒的丙烯酰胺是出于什麼目的?可以讓薯條更脆,還是可以讓薯條更香,又或者是讓薯條更美味呢?
其實,商家這次倒不是有意而為之,丙烯酰胺是在薯片加工中自然産生的一種物質,通過“美拉德反應”産生。“美拉德反應”不光薯片制作中會産生,高澱粉類食品在高溫處理時,都會形成丙烯酰胺,面包、咖啡、油條等成品都含有丙烯酰胺。很多人又要問了,那我們還有什麼食物是可以吃的呢?
王醫生要告訴大家的是:離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世界衛生組織估計丙烯酰胺的平均水平是每人每天20-30微克,按照我國的飲食結構,平均攝入量大約是18微克(以60公斤體重計),這個攝入量總體來說是安全的,不用杞人憂天。
此次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對于丙烯酰胺檢查的含量超标,是針對歐盟設定的标準(750μg/kg),這個标準是歐盟用來考核績效使用的一個标準,并不是對人體緻癌的一個安全标準,因此,在偶爾進食薯片的情況下,是不會緻癌的。
但是即使如此,薯片也不能多吃,相比較丙烯酰胺,薯片中的高油脂、高鈉反而更危害人類的健康。對于鹽津鋪子、三隻松鼠和董小姐這3款丙烯酰胺檢出值>2000ug/kg的産品,其實可以改進工藝水平,以減少丙烯酰胺的含量。
關注骨科王醫生,最靠譜的健康知識!
#健康大V創造營##頭條辟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