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内容核心點“事件是否存在”,是來自英國解密文件的披露,有着較高的可靠性,大家可以相信,若您不相信,請關閉文章。
《聯合國憲章》是聯合國的基本大法,功能等同于一部憲法對所在國家的地位,是聯合國在做出任何決議時的基本準則。
若将聯合國上升為二戰戰後秩序的直接體現,那《聯合國憲章》就是二戰戰後秩序的核心規則,是當今世界國與國如何交流的“藍皮書”。
而根據《聯合國憲章》第二十三條第一款中明文規定,聯合國成員國中,有5個國家享受特殊待遇,他們手握聯合國決議的一票否決權,被稱呼為聯合國五常,5個常任理事國。
分别為我們中國,鄰居俄羅斯、隔海相望的美國,以及歐洲的英國、法國。從綜合國力來說,這5個國家都是全世界頂級存在,尤其是俄羅斯,它在蘇聯時期,還和美國上演了美蘇全球争霸,争奪世界老大的位置。
但是别看隻有美蘇,在為了世界老大的位置鬧得不開心,甚至還差點搞出核戰争——古巴危機。跟美蘇同為聯合國五常的英國、法國,也曾經蠢蠢欲動。
尤其是法國,在美國全面領導西方世界之後,法國作為西方世界曾經的二巨頭之一,它是不甘心徹底淪為美國的附屬品。
所以它始終想建立一支獨立于美國的全球勢力,不求挑戰美國,也要讓美國對自己下要求時,多點讨價還價的資本。
為了達到這個核心目的,法國做出的最“不可思議”的行為,是想和隔海相望的英國合并,甚至在行動上,到了連“國号”都取好的地步。
根據英國的解密文檔揭秘,1956年9月10法國總理摩勒先生向英國提出加入英國的可能性,9月28日,英國首相艾登訪問法國,摩勒先生再次建議英法合并,且法國人可以尊英國國王為國王。
英國前首相艾登(左)和法國前總理摩勒
對于法國的行為,英國這邊應該是動了心的,從存留的交流文件可見,英法二者還合計出了新國号“盎(àng)格魯法蘭西”。
依照英國、法國都是聯合國五常,以及二者都曾是一戰前後世界秩序的“裁判者”。世界文化影響力加持下的綜合國力,一定也不比美蘇争霸時期的俄羅斯(蘇聯)、美國差。
若英國、法國真的完成合并,世界格局極有可能進行大變革,從傳統的“雙雄争霸”,變成“三分天下”。新的“盎(àng)格魯法蘭西”将獲得超級大國的“榮譽”。
但因英法在體制和文化上,都有着悠久的傳承,各種利益盤根錯節,最終英法合并談判,因利益分配不均流産,曆史書不再記載後續。
不過法國并沒有放棄建立獨立的歐洲力量,1957年,歐盟的前身歐洲經濟共同體成立了,初始成員有法國、聯邦德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
這是法國獨立于美國而自強政策的延續,不過當蘇聯在90年代解體,美國成為唯一超級大國,歐洲的自強,陷入了“老二陷阱”,從時局上看不出超越,或者是跟美國平等的“未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