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建興三年(225年)十二月,諸葛亮從南中地區回到成都。在即将到達成都之時,他安坐在船艙之中,眺望着一江清波,心中卻在思考一件事,就是究竟再選派何人充當使臣前往江東。
他不能不考慮這個問題。因為南中基本穩定之後,接下來就應該全面實施北伐中原的戰略大行動了。而曹魏是力量比自己強大的勁敵,所以必須舉全國之力投入戰争。但是,一旦自己一方全力以赴,在北面發動大規模的戰事,東面的孫吳是否會乘虛而人呢?這是他必須考慮的現實問題。
你也許會有疑問了,諸葛亮不是已經派遣特使鄧芝前往孫吳重新建立起戰略夥伴關系了嗎?他為何如今又生出這樣的疑慮來呢?
世間的事情很複雜,變化多端,沒有純之又純的絕對狀态。兩年前鄧芝出使江東之後,雙方雖然正式結東了戰争狀态,重新恢複同盟之好,但是深沉老練的孫權,依然在與曹魏的關系上留下了一條小“尾巴”,與曹魏還有暗中往來。有鑒于此,所以諸葛丞相又在第二年,也就是224年,再次派遣鄧芝前往孫吳。而鄧芝第二次出使的任務和目的,按照《三國志·吳主傳》裴松之注引《吳錄》的記載,是要“重結盟好”,也就是再次強化雙方的同盟友好關系。為何需要再次強化關系呢?因為當時蜀漢得到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情報,孫吳方面私下又在與曹魏進行和談!震驚之餘,諸葛亮當即決定馬上采取措施進行阻止。
鄧芝再次來到孫吳,就上述情況進行一番交涉之後,得到了孫權信誓旦旦的解釋。鄧芝回轉成都複命,諸葛亮才稍稍放下心來。但是,如今又是一年過去,對方的情況究竟如何?有沒有出現什麼變化呢?
也難怪諸葛丞相會這樣想,當初關羽傾盡全力圍攻曹魏襄樊之際,孫權就乘虛而人偷襲後方,擒殺關羽而奪占荊州。關羽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教訓,就發生在六年之前,殷鑒不遠,諸葛亮當然記憶猶新。如今自己也要傾盡全力去北伐曹魏了,他不能不對側背的這位鄰居有所提防。而要準确了解對方的虛實,那就必須再次派遣忠誠、得力的使臣,深入對方的領土之中,進行一番實地考察。
從另一方面來說,即便考察出來對方确實沒有這樣的狼子野心,那麼派出使臣再一次現固和強化雙方的同盟關系,總是有益而無害的事。不過,這一次恐怕要選派另外一個人去才好一一不是懷疑鄧芝的忠誠和能力,而是兩個人的考察結果,總比一個人的考察結果更客觀、更細緻、更全面啊。
那麼,另外選派誰來承擔這一重任呢?就在即将到達成都的時候,諸葛丞相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此人就是費祎。據《三國志·費祎傳》載,費祎少年喪父,由堂叔費伯仁撫養。這費伯仁的姑媽,就是益州軍政長官劉璋的母親。所以費祎就跟随堂叔來到益州投奔劉璋,後來成為當地的青年才俊之一,此時擔任後主劉禅身邊的侍從,即黃門侍郎。
這位費祎,德才兼備,思維清晰,善于言辭,辦事謹慎,是諸葛亮心中新一代使臣的優秀人選。費祎年紀雖輕,卻深知“外交無小事”的道理。不久,費祎就被任命為昭信校尉,銜命前往江東。所謂“昭信”,就是昭示雙方同盟的信義于天下之意,這是專門為費祎此行而命名的官銜。由此可知,此番諸葛丞相派遣費祎出使孫吳,就是為了繼續鞏固雙方戰略夥伴的信義關系。
年輕的費祎沒有辜負諸葛亮的看重,真誠坦率的回複了孫權的問題,讓孫權放下心來。孫權高興之餘,當場把自己随身佩戴的一柄寶刀解下來,贈送給費祎了。
須知這吳地打造的寶劍和寶刀,早已馳名天下,先秦時期的幹将、莫邪,就是鑄劍師中的佼佼者。而孫權自用的寶刀,乃君主防身之利器,将它作為信物贈送給盟國的特使費祎,是一種非常明确的表态:自己決心與盟國站在一起,生死與共,合力對抗強敵曹魏。這就清楚地證明費祎此行的外交使命終于圓滿完成,可以回去向諸葛丞相複命了。
内部完全安定了南中,外部徹底鞏固了與孫吳的戰略同盟關系,之後諸葛亮又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擴充和訓練軍隊,積累和儲備物資,為北伐曹魏、興複漢室而全力備戰。
建興五年(227年)的暮春三月,也是蜀中雜花生樹、群莺亂飛的時節,四十七歲的丞相諸葛亮,向二十一歲的後主劉禅,呈上了一封表章正式請求皇帝批準自己統領蜀漢大軍,北伐曹魏,完成興複漢室的大業。這封表章,就是千載傳誦的不朽名篇《出師表》。諸葛亮實施北伐戰略計劃的第一步,是要在益州的北端,也就是與曹魏接壤的漢中郡一帶,建立起北伐前線的軍事大本營。
要介紹諸葛亮的北伐,當然要從他的《出師表》說起。
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谏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找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阙漏,有所廣益。将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衆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歎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苟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請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歎,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驽鈍,攘除奸兇,興複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
願陛下托臣以讨賊興複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袆、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诹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诏。臣不勝受思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縱觀這封表章的全文,諸葛亮對于比自己年輕二十六歲的後主劉禅既顯示出父輩應有的關愛,又做到了臣僚應有的謙恭;關愛是感情,而謙恭是道理。客觀而論,要把這情理兩者的火候和比重掌控得如此恰當和圓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難怪這篇表章,會令後世無數的志士仁人,讀了之後深受感動而泣下沾襟。現今的中學語文課本也長期将其選為文言文的範文,讓下一代汲取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千載以來,評論者的主流意見,都認為它既是具有珍貴研究價值的曆史文獻,也是具有非凡藝術魅力的文學名篇。
接下來我們特别關注的,還在于諸葛亮向後主劉禅呈奏這篇表章的主要意圖究竟何在。
表面上看,表章不僅文情并茂,而且涉及的内容非常豐富,說到了國家所面臨的嚴峻形勢,說到了要平等對待兩類官員的重要性,說到了要親賢臣、遠小人的曆史借鑒,說到了自己追随先帝的悠悠往事,還說到了自己對後主深厚的着戀之情。然而歸根結底,他最放心不下而且也最想要表達和解決的,又是什麼現實政治問題呢?
在筆者看來,這個現實的政治問題,就是諸葛丞相和後主劉禅之間有可能發生的權力矛盾。
前面已經說過,早在劉備臨終托孤的時候,他自己就有所擔心,十七歲的兒子劉禅今後長大成人,完全具有自主能力的時候,有可能與執政的諸葛丞相之間發生權力的矛盾,最後嚴重影響到蜀漢王朝鏟除奸兇、興複漢室的大業。為了避免此種情況的出現,劉備在臨終遺言中,不僅明确給予諸葛亮對國家的管理之權,而且還明确給予他對後主劉禅的輔導動誠之權。現今,二十ー歲的皇帝已經長大成人,而諸葛亮又必須親自統領大軍,離開成都的朝廷奔赴前線。此時,萬一有居心測的小人,趁機在年輕皇帝身邊進行蠱惑煽動,挑撥離間皇帝與自己的關系,那就會對後方的政局以及前方的戰局,造成極大的危害,因此他必須在啟程之前就未雨綢缪,有所預防。
最為有效的預防辦法,就是用先帝劉備賦予自己的輔導勸誠之權,認認真真撰寫一道表章,曉之以大義,動之以深情,向年輕的皇帝提前打一支預防針。
與此同時,他也要用這篇表章,給朝廷的百官上一堂思想政治的教育大課:激勵占絕大多數的正直賢臣,奉公守法為國盡忠;同時警示那些極少數心懷不軌的無良小人,好好約束自己,謹言慎行,不準在暗中做出危害國家的壞事。
諸葛亮這篇《出師表》,已經成為千古傳誦的不朽名篇,受到後世無數人的由衷喜愛。它之所以受到喜愛,一是因為具有可貴的人文價值,二是因為具有強烈的藝術魅力,是情理交融、文質并茂的恒久篇章。
就在《出師表》問世之後僅四十年,另外一篇與諸葛亮有多種關聯,而且具有類似特點的不朽名作也誕生了。這就是李密的《陳情表》。
李密的《陳情表》,文情并茂,确實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此文種的“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急于星火”等,現今都已變成人們熟知的常用成語了。這正是:
蜀地一江連兩表,千秋傳誦到如今。(來源|《諸葛亮傳》 作者|方北辰 天地出版社|出版)
溫馨提示:《讀者報》頭條号每天對《諸葛亮傳》進行連載,敬請持續關注。
有溫度、有态度、有深度!《讀者報》封面欣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