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大豆産業面臨的問題

大豆産業面臨的問題

科技 更新时间:2024-10-01 06:46:35

2021年末開始的持續幹旱天氣,正影響着處于生長季的大豆,尤其是巴西南部和阿根廷偏幹旱地區,這使得多家機構調低了對2022年南美大豆産量的預估。

地球的另一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中國,則決心提升大豆産量。就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中國大豆的年産量,比上一年下降了16.4%,年産量1640萬噸,播種面積為1.26億畝,較2020年減少2200萬畝。為此,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産能提升工程”“加大耕地輪作補貼和産油大縣獎勵力度。”可以說,大豆産能問題在今年的一号文件中受到了格外的關注。

中國栽培大豆的曆史接近5000年,為什麼産量問題現在變得如此迫在眉睫?如何降低大豆進口依賴的風險?帶着這些問題,新京報記者采訪了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産業經濟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鐘钰。

大豆産業面臨的問題(一号文件解讀為什麼大豆産能問題受到格外關注)1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産業經濟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鐘钰。受訪者供圖

從百萬噸到一億噸 大豆原産國巨變

2022年2月中旬,黑龍江海倫市前進鎮六合村,冬季冷風還沒退去,村裡還留着過年的氣息,但農人們已經開始籌備購買種子、化肥,為4月底的春耕做準備。

海倫市是傳統的大豆生産地,被稱為“大豆之鄉”,全市500多萬畝的耕地,常年有一半以上種植大豆。2017年12月海倫大豆被農業部、财政部等九部委确定為第一批“中國特色農産品優勢區”。

李海兵是六合村農業合作社的負責人,他在這塊中國最北的土地上出生、成長,田裡的大豆,是他從兒時起就一直伴随的記憶。

大豆是地道的中國産物,中國也是大豆的唯一原産國,栽培大豆的曆史接近5000年,古代人稱之為“菽”,是五谷之一,古文中記載,“大豆曰菽”“菽者稼最強”。

一直到二十世紀中葉,我國仍是全球最大的大豆生産國和最大的出口國。數據顯示,二十世紀80年代,我國大豆産量進入快速增長的階段,到1994年,達到1600萬噸,完全自給自足。

作為傳統的大豆種植地,海倫市在1910年代,大豆種植面積就達到150萬畝。近幾十年來,海倫大豆的播種面積常年在200多萬畝,最高時超過300萬畝。

1995年到1996年,是我國大豆進出口逆轉的關鍵時期,那一時期,我國開始嘗試對糧食流通市場進行改革試點,大豆作為油料作物首先放開,大量的大豆壓榨企業上馬,對大豆的市場需求猛增。

市場需求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收入提高帶來的居民消費結構升級。鐘钰告訴記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需要更多的壓榨油,而肉蛋奶等畜産品消費的增多,則需要更多的飼料,大豆壓榨後的豆粕,又是工業化飼料的主要原材料之一。”

豆油和豆粕的需求增多,讓我國大豆貿易從淨出口國,逐漸轉變為進口國。曆史數據顯示,1996年,我國大豆進口量為111萬噸,到2000年,達到1042萬噸,此後一路飙升,到2020年,中國大豆進口量超過1億噸。

國産用于食用 進口全部用來榨油

20多年來,大豆進口依存度過高的問題,每每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如何突破大豆困局,也成為農産品供給保障中的難點。

值得注意的是,和普通的農作物市場不同,随着現代壓榨産業和現代養殖業的發展,大豆市場正在分化為兩個不同的部分,食用市場和油用市場。

食用市場中的大豆,主要制作豆腐、豆芽等豆制品,這部分大豆,基本使用國内大豆。鐘钰介紹,1600萬噸左右的國産大豆,其中有300萬噸左右用來榨油,其它絕大部分,用于制作各種豆制品,這部分大豆,也就是食用大豆。

在海倫市,200多萬畝大豆基本上都是食用大豆。六合村合作社負責人李海兵告訴記者,他們村的合作社目前有15000多畝耕地。因為輪作,每年種植的大豆在三分之二左右。種植的都是當地高蛋白的優質品種,産量也較高,每畝可以達到200公斤左右,這些大豆主要用于制作豆粉等各種豆制品。據介紹,當地的大豆加工産品,在全國都頗受歡迎,李海兵他們種植的大豆,一般在地頭上直接賣給加工企業。

和食用大豆相對的,是油用市場中的大豆,主要用來制作豆油和豆粕。“我國進口大豆,基本上全部用于榨油。”鐘钰說。

與蛋白質含量更高的國産大豆相比,進口大豆的出油率更高,大約在20%左右。這意味着,2020年進口的1億噸大豆,最終産出了2000萬噸豆油和8000萬噸豆粕。一份來自農業農村部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養殖業消耗豆粕約7000萬噸,這和進口大豆數量基本吻合。

自給率過低 萬一外國大豆斷供怎麼辦?

2021年,我國大豆進口數量略減,降低為9653.70萬噸,加上國内總産量1640噸,全國全年大豆總量為11294萬噸,自給率隻有15%左右。

“前兩年玉米價格高,确實有一些農民轉種了玉米。”一位當地的種植戶告訴記者。

大豆進口數量過大,自給率過低,會帶來怎樣的影響?鐘钰認為,“從正向的角度看,進口大豆保障了國内市場的需求,對居民膳食結構升級等,都有重要意義,這也是這些年來我國大豆進口數量一直很高的原因之一。但另一方面,自給率過低,我國雖然是大豆原産國,但在育種、種植技術等各個方面的科研力量還比較弱,這和我們自身生産大豆不足有關。更重要的是,大量進口的同時,意味着把柄掌握與他人之手,一旦供給出現問題,風險很大。”

自給率過低的風險之一,是定價權掌握在别人手中,在過去,國内壓榨企業曾經遭遇過多次定價權帶來的風波。風險之二,是斷供帶來的問題。

在未來,是否會出現大豆運不進來的可能?對此,鐘钰認為,“運不進來的問題,可能有不同的情況。第一種是時間上的問題,比如是短期幾周、幾個月運不進來,還是跨年度的長時間斷供?如果是短期,可以通過替代品來緩解供給壓力,如果是長期,會造成很大的難題,1億噸的替代品并不好找。第二種是空間上的問題,當前我國大豆進口國主要是巴西和阿根廷等,如果一個國家運不進來,問題還不大,如果都運不進來,後果很嚴重。”

進口受阻,受影響的絕不僅是大豆壓榨企業,也不僅是全國食用油的供給,更包括肉蛋奶等禽畜産品的供給,直至整個糧食市場。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人均肉類消費超過60公斤,相對于2000年的20公斤左右,提高了3倍。“如果進口受阻,直接影響消費結構的升級,相關消費品因此漲價,同時肉蛋奶等供給不足,直接消費的糧食會更多,影響到生活質量。”鐘钰進一步解釋說,“肉蛋奶消費多,糧食主食就吃得少了,反過來,肉蛋奶少了,直接糧食也就需求上升,後續還有一系列影響。”

擴種大豆 土地和收益是關鍵

為緩解大豆進口的壓力,多年來,我國多次推行國家級大豆戰略,包括增加大豆播種面積,加強大豆育種、提高單産等。

這些措施的終極目的是什麼?在未來,大豆是否有可能擺脫進口依賴,實現自給?鐘钰認為,不斷提升自給率是必然的需求,但完全自給不可能,“最大的難題是地,當前,我國大豆的平均畝産是130多公斤,按照這個産量,生産1億噸大豆,需要7億多畝地。但實際上,我國的耕地面積已經到了極限,沒有那麼多地來種大豆。即便是通過套種等方法,增産的數量也是有限的,完全實現自給不現實。”

2021年,農業農村部發布的《“十四五”全國種植業發展規劃》中提出,到2025年,“力争大豆播種面積達到1.6億畝左右,産量達到2300萬噸左右,推動提升大豆自給率”。

“按照這一規劃,産量達到2300萬噸的話,自給率可以提升6到7個百分點。”鐘钰說。但如何才能實現這一目标?事實上,就在2021年,我國大豆播種面積和産量都出現了下降。“收益是重要問題。”鐘钰說,“農民種植大豆的積極性,在于大豆能給他們帶來多少收益,可相對于玉米等作物,大豆收益還不是很高。2020年冬天到2021年春天,玉米漲價,這使得很多農民對玉米預期更高,這也是大豆面積降低的原因之一。”

不少學者認為,大豆産量和播種面積的降低,和2020年末到2021年初玉米價格上漲有一定關系,農民對玉米的收益預期更高,這使得不少農民轉種玉米。

來自大豆之鄉的數據,似乎也符合這一趨勢。海倫市農業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2019年,當地大豆面積達到311萬畝以上,2020年大豆種植面積雖然比上年有所下降,但仍達到了288萬畝,到2021年面積為233萬畝。

“種子、化肥等農資的價格一直在漲,流轉土地的價格也在漲,種植的成本确實在升高,但收益完全看市場價格。”李海告訴記者,“去年大豆價格不錯,單價超過了3塊,大豆種植有了利潤,但此前,價格一直比較低,最低的時候隻有1塊多。”

一份來自國家發改委的成本收益數據顯示,從2015年到2020年,5年間大豆種植淨利潤都是負數,2020年,大豆種植的淨利潤,每畝為負60.33元。相比而言,玉米的淨利潤,2015年至2019年同樣都是負數,但到2020年,轉負為正,每畝為107.84元。

“提高大豆種植的收益,加大對大豆生産者的補貼力度,提升農民種植的積極性,未來才能有更多農民願意種大豆。”鐘钰說。

擴大國内生産的同時,在進口大豆過程中,是否也有降低或規避風險的途徑?對此,鐘钰認為,可以通過多元化進口的方式,如增加油料、豆粕、畜産品的進口,來分散單一産品進口的問題,同時通過積極研發替代品飼料等方式,在多方面降低大豆進口的風險。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盧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