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者你身邊的藝考生,有沒參加過藝考培訓的嗎?
把這個問題抛給藝考生,回答幾乎是一樣的:沒有不參加的,那是例外。
藝考培訓堪稱“無底洞” 花十幾萬突擊不在少數
為了讓孩子通過藝考實現藝術夢想,家長們大都舍得在孩子身上花費。其中,考前培訓成為開支最大的一部分。
決定走藝考這條路,一般的考生會選擇在高二下學期在所在城市接受藝考培訓,到次年2月藝考開考前,在地方培訓學校的費用少則四五萬,多則以10萬元計。
非北京、上海的考生,算上2月奔波在各大藝術院校的交通費用,花在整個藝考上的費用,很少有低于十萬的。
但和地方上相比,北京等大城市的藝考機構才是真的燒錢之地,也讓藝考培訓的花費越來越成為一個無底洞。為了接受最好的藝考培訓,提高“考過率”,不少藝考生選擇到北京、上海等藝術類名校聚集的城市接受培訓。
多位參加過北京藝考培訓機構培訓的考生表示,相比地方上,在北京集訓一個月花費2萬到3萬隻是“起步價”,上各種小課的價碼則是“上不封頂”,“在北京花十幾萬突擊的并不在少數”。
某藝考培訓機構網頁上,号稱通過率“100%”
不止一位考生承認,在北京上的培訓班,效果還是會優于在地方上。這點也得到了長期關注藝考的中國教育電視台《中國藝考》節目制片人周華的确認。
他透露,各地的藝考培訓質量參差不齊,地方有些所謂的機構,僅僅是普及教育的水平,“最好的培訓資源肯定都在北京,北京的師資最低起點都是北京重點藝術院校的畢業生。”
随着藝考培訓産業的紅火,培訓機構的水越來越深。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内人士指出,藝考培訓的潛規則是,地方機構與北京機構合作,把學生送到北京學習,地方機構提成學費的4-6成,也有地方很牛的培訓機構在北京開一個總部,推薦學生來北京學習。被蒙在鼓裡的考生,搭上的就是信息不對稱的錢。
該人士開玩笑說:“這樣的機構等于把錢掙了2遍,本科、研究生、博士的師資,價碼不同——行内人叫鐵打的藝術機構、流水的老師。”
此外,還有的機構選擇在香港或海外注冊,名字以“中華”或“中國”開頭,顯得高大上。
藝考培訓套路深 考官:不怕有缺點,就怕沒特點
在藝考前,各大培訓機構往往會針對各個藝術類院校的特點,向考生傳授應試“套路”,不如,為投考官所好,有培訓機構會建議考生挑選那些符合考官年齡段審美的老歌演唱。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初試,不少考生的曲目單有《絨花》《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九兒》等歌曲,“都是我們的父母最耳熟能詳的,考官也大多是他們這個年紀的。”
也有培訓機構建議考生刻意營造反差感,于是,考場上就有男生跳起了婉約的扇面舞,以求讓考官印象深刻。
不過,套路多了,效果自然就不佳了,不少考生不僅沒有被培訓機構帶“好”,反而被帶“偏”了。
中國傳媒大學,考場門口,考生一進一出。資料圖
藝考生任同學在參加南京藝術學院播音主持專業面試時,曾和一個各方面都比較“完美”的女生在同個考場面試,這位女生最後卻落選。她直言:“老師比較喜歡未經雕琢的學生,考試的時候要真誠,考官的眼睛能讀懂這種真誠。”
多次擔任藝考考官的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演員田蕤表示,學校招學生,不怕有缺點,就怕沒特點,“藝考面試并非越花哨越好,有時反而大道至簡,選擇自我能駕馭的東西來展現自己最好。”
由于表演類專業和播音主持專業存在交集,不少考生報考了全國多地多所院校的這兩個專業,因此出現全國巡考現象,有時候因為不同學校的考試時間沖突,不得不做出取舍。不過,這份藝考經曆,也讓考生們收獲了成長。
中國傳媒大學,一名女生候場室做放松動作,像是在親吻面前海報上的字。資料圖
來自長春的司同學感慨,藝考經曆給他最大的體會是學會做人,“之前挺無憂無慮的,現在會知道父母掙錢不容易,在自我管理方面有很大提高。”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徐颢哲
監制:張鵬
編輯:張力
流程編輯:孫昱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