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趙國忠
編輯...彙客廰旅行
時光靜靜地灑在古老的太行山上,屋頂上的積雪還未融化,初升的太陽看上去如此嬌美。日月輪回的歲月,又無情地讓人們增長了一歲。
伴随着老年的臨近,北方小城高平的年味越來越濃。當你看到城市的大街、小巷挂滿了色彩鮮豔的大紅燈籠,忙忙碌碌的人們在奔走中置辦着年貨,不經意間,會讓你感到年真的就要到了。
在老家高平一帶,一到過年,城市、鄉村家家戶戶都有蒸棗山祭祀的民俗。實際上,棗山也叫棗山年馍。小時候的農村,到了過年,傳唱的民謠中就有”二十八,蒸棗馍 ", 指的就是春節前蒸年馍的風俗習慣。另還有說某人能力不夠就會說一句“你還沒吃夠棗山” ,指的是人在一年中隻能吃一次棗山。吃一次棗山,又增大了一歲,意味着人的見識也漲了。
臘月二十八前後,各家各戶都要蒸年馍。一大早起來,在院裡就開始燒火蒸馍,用冬季早已準備好的柴貨,當蒸籠裡的水燒開,在屋裡農婦和老人的早已将提前發孝好的面揉均,先蒸試籠疍,看看堿水放的如何,蒸出的馍笑開了花,就可以做成各種各樣的年饅了上籠去蒸。
據說蒸棗山,還是一個既喜慶又嚴肅的一件事情,最怕說錯話,比如“氣死我啦 ”“,“ 我跟他不熟”之類的不吉利話,寓意蒸籠漏了氣,饅頭不熟,那一年的好運氣就沒啦。因此,蒸棗馍的時候,氣氛相當隆重而神秘,各家的家庭主婦小心謹慎,不說閑話。如果蒸籠漏了氣,家中的任何一位成員都不能大驚小怪,主婦會不聲不響地趕緊封嚴。在這幾天,鄰裡、親友不串門,如果不懂得這個風俗,犯了當地人的忌諱,即使再好的朋友,主人也不會原諒。
每年的臘月二十七、八前後,家庭主婦們都開始張羅着發面蒸年馍。年馍蒸起來,可不是一鍋就結束,人口多的人家,還要叫上鄰居過來幫忙,從早到晚,往往要連蒸好多鍋,這樣的年馍,要一直吃到正月十五前後。
花糕的寓意豐富,承載了千家萬希望早(棗)發的美好願望,象征人們生活年年高、步步高。
棗花馍的種類就多了,各地的蒸法不一,用途不一,叫法還不同。隻是大部分還是跟祭祀有關,就是神吃過,人才可以吃,在神享用之前,那些棗棗不知道饞壞了多少小孩子。
在農村蒸馍,講究不少,也有一些經驗。一定要等鍋裡水燒開,熱氣騰騰,才能上籠蒸,如要蒸面速度快些,一般要放兩層籠,一鍋需要20分鐘左右時間就可以。同時,還要在其它火上燒一鍋熱水,不斷往籠裡加水,避免幹鍋。
拾馍,有些地方也叫揭馍,就是馍出籠時,旁邊有人專門端上一瓢涼水,配合拾馍人,那是蘸手用的,馍太熱,怕燙。
高平藝術面塑欣賞
面塑,俗稱蒸花馍,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藝術。在上黨地區的廣大農村,逢年過節都有做面塑的習俗,其中以高平最為盛行。
高平面塑内容豐富,涉及許多農俗活動,而且造型非常美觀,種類繁多,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高平的民間面塑,曆史比較悠久。它是盛行于民間、民俗活動和節日活動中。這個面塑它不僅是一種實用,還具有藝術觀賞價值。
如今的面塑,已經成了我們傳承和弘揚民俗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于我們今天研究民俗文化、研究曆史都有着極高的價值。
鮮豔的色彩,吉祥的寓意,傳統的手藝,在你看後是否也能從中感受到一種原生态藝術的強烈沖擊!
願高平的面塑,能啟迪你的智慧,給人們于美的享受,同時也給吉祥、祥和的新春佳節帶來濃濃年味。
作者簡介
趙國忠 網名上山下鄉,山西高平人。晉城市攝影家協會會員, 多家網絡媒體特約攝影師, 業餘攝影人。一直在 用愛心和相機去關注和定格社會、生活中的美。
【彙客廰文旅】緻力于打造“任性、好玩、有态度!”的文旅社群新媒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