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G大通量沒有對手:雲米泉先Super Pro 1200G 淨水器使用評測
前言大家好,我是在裝修的SeanIXz。
這個月新房達到入住标準了,我也迫不及待地搬了進來,不過電器還沒配齊,錢沒到位隻能慢慢回血慢慢配了。
燒了兩天自來水喝,還是覺得迫切地需要個RO淨水器來喝上直飲水了,最主要的是方便很多,打開龍頭就可以直接喝,生活習慣已經被淨水器養刁了。
在家裡的西廚位置也預留了淨水器和管線機的位置,直飲水淨水器加上管線機确實是解決所有飲水問題的最佳組合,淨水器有源源不斷的淨水産出,管線機可以實現即熱或者制冷,解決了所有飲水和沖泡問題,這些天也在重點看淨水器和管線機。
看了一些組合,反正都很貴……囊中羞澀的我……也在糾結猶豫……
淨水器倒是之前看好了,此前家裡舊房子用的就是1000G的小米,用完之後已經回不來了,1000G的大流量是真的香,現在也留給父母用了。本來打算繼續小米的升級版1200G,但是小米居然沒有配套的管線機?當時确實也想在舊房子裝管線機,但是注意到了流量問題,咨詢了客服說接管線機的還要另外的模塊,嫌麻煩,遂放棄了小米。
倒是在有品商城看到雲米有很多管線機,也在京東上看到了雲米的管線機加上1200G淨水器的組合,看起來還真的香,價格也香,小米和雲米其實也沒啥差别,就是這套了,買買買……
不過還是沒舍得一起買,已經被裝修整得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還有貸款沒還完,還有個天天要買玩具的孩子,也快開學了有一大堆要花錢的點……管線機就留着蹲個好價吧,能省就省,畢竟現在是夏天,需求也不是那麼迫切。
隻能先買剛需級别淨水器了,這裡也分享一下這款雲米泉先Super Pro 1200G AI淨水器的使用評測。
雲米泉先Super Pro 1200G AI淨水器使用評測外觀/設計
先來看看外觀和設計。
裝箱配置:PE管、淨水器主機、龍頭、安裝配件。
主機用了個厚的塑料膜包了起來,隔絕外接污染物,十分細緻了,這種包裝一般是進口食品級别的産品才有的待遇,可能還抽了真空,我這在路上運輸的時候估計是漏氣了,之前小米1000G的淨水器也是抽了真空送來的,看得出來工廠的生産要求還是非常高的。
龍頭,黑色磨砂質感,看着感覺還挺高端的,至少是定制款的龍頭了,很多龍頭都是不鏽鋼色,這款看起來非常特殊,顔色和機身有個呼應。
龍頭帶個OLED顯示屏,可以顯示工作狀态,非常直觀。
PE管,進水純水和廢水,都帶好了标簽防止弄錯,沒有其他管線了,自己裝過淨水器的安裝閉着眼都可以搞定。
配件是這個三通頭,裝起來還是很容易的,自己接幾個水管就OK了,一會兒自己上。
正面顔值還不錯,有铠甲的即視感,帶點科幻的味道,是我喜歡的風格,不過怎麼感覺像我的電腦機箱,
側面更加像了,帶三個凹槽,标注了濾芯規格,使用的是RO400G RO 800G 5in1三個濾芯,配置形式和小米1000G的200G 800G的一樣,通過兩個RO濾芯實現了高流量。
當時米家那款沒想明白是個什麼結構實現的1000G,雲米這裡給出了答案,相當于一個并聯的形式,自來水通過5in1濾芯後,先通過RO800G主濾芯過濾出一部分,廢水再繼續流到RO 400G副濾芯再過濾一次,輸出的水量則是400G和800G的水量之和,實現了1200G的大流量出水,設計還是挺巧妙的。
前蓋打開就是濾芯了,換起來比較簡單,成年人徒手就能換,濾芯的一體化程度也比較高,徒手轉一下就開了,不需要工具,也不需要售後上門。
濾芯拆出來後試了下換濾芯操作,拆裝都很簡單,按照上面标識的方向轉動就行了,幾秒就可以拆換濾芯,零難度。
濾芯還有個超長壽命黑科技加持,2年一換的副濾芯承受了更多污垢,讓主濾芯的壽命可以延長至8年,非常驚人的壽命了,要知道普通淨水器濾芯的壽命頂多也就2年左右,這解決了淨水器後期花費大的诟病,不少淨水器都是“買濾芯送機器”,買回家往往後期濾芯的花費很頭疼。
現在隻要2年左右換一次400G的副濾芯就可以了,價格更低,花費也更少,這種設計确實不錯,贊一個。
看了下濾芯的安裝位置,螺絲固定的,拆起來應該還比較方便,後期維修方面難度不算大。
下部是狀态指示燈和濾芯指示燈,還有兩個觸控按鍵,平時不需要操作,僅需在換濾芯後選擇相應的濾芯複位一下就好了。
等不及了,迫切想喝水,等燒開水再涼是在太煎熬,等不到售後,先自己裝了。
難度基本沒有,作為理工男分分鐘搞定了,就一點裝龍頭和接管子的操作,還是快裝頭,一插就好了,不過要記得插上卡子防脫。
搞定,線……有點亂,等管線機來了再剪剪優化一下。
淨水器體積還是非常小巧的,标準水槽的廚下空間僅占了1/5不到的樣子,還能塞點别的設備,裝個垃圾處理器也是很輕松的事。
插上電,開水,搞定,不過要記得剛裝得放一段時間的水或者等機器自動沖洗完畢,之後就可以直飲了。
設計方面這台雲米泉先Super Pro 1200G還是有許多可圈可點之處的,1200G大流量在目前應該是天花闆的參數了,除了小米就隻有雲米有1200G通量的産品,買回來自然是一步到位。
顔值也十分與衆不同,大多數淨水器用的白色,沒有外觀辨識度,雲米這款的黑金風格質感還是要好很多,定位更高端,目前1200G的淨水器也沒有很多競争對手,入手也算值,畢竟剛需。
水量評測
水量是最關注的點,也是淨水器的核心參數了。
以前有個400G的淨水器,家人要是一起開車出門還得拿杯子排個隊,慢慢等水裝滿,換成1000G之後爽多了,現在是1200G,更加順暢了。
下面來測試對比一下。
上道具,計時器和杯子,常規的玻璃杯。
測了下玻璃杯的容積,大概230ml的樣子。
反複測了幾次,3秒裝滿,4秒就溢出了,1200G的大通量果然厲害。
商品界面給的數據是提升模式下4.2L/min,算一下,3秒裝滿230ml的杯子,一分鐘的水量是20×230=4600mL/min,4.6L/min,比參數還高,當然這是估算的,秒數可能沒卡的很準,應該是3秒多個半秒鐘的樣子,不過通量肯定是達标的。
大水量不止是飲水暢快,做菜也更方便了,直接端個盆來接水,也沒幾秒接滿了。
水質測試
水質倒是沒有多少疑問的,RO反滲透的淨化水平都比較高,直飲無壓力,但唯一的問題是頭段水,此前的小米1000G的那款也是有這個問題,頭段水水質差。
因為在淨水器沒有工作的時候RO反滲透不工作,自然在前後端的水就逐漸變成了平均值,和喝自來水沒啥區别了,所以喝水前總是要注意放掉頭段水,浪費倒是其次,主要是每次增加了等待時間,本來接水隻要3秒搞定的事情這下又多了幾秒。
淨水器靜置了個8小時左右,分别接了自來水、頭段水、純水測試了TDS值。自來水的TDS值是81ppm,頭段水17ppm後面的純水14ppm,頭段水居然不是很高。
看到有個全時新鮮水首杯直飲的技術,在機器長時間閑置的時候會進行一個回流動作,讓純水回流至原水端,這樣RO膜兩邊的水都是純水,那麼輸出的時候也不會有用原水滲透過來的離子讓水質變差了,應該是反沖洗回路上的一個開關,不錯的設計,也保證了沖洗RO膜的水是純水,避免堵塞。
廢純比
廢水方面,其實從前面的水路原理上可以看出這廢水必然會比市面上但濾芯的要少,因為過濾了兩次,相當于濃縮了兩次。
實測……
不太明顯,杯子實際上是個錐形内壁,下窄上寬,單純看高度好像不明顯。
倒入量杯看了下,基本上是5:1的水平,這個純廢比參數也非常之高了,長期使用節約的水還是比較可觀的。
噪音測試
最後是噪音,大通量的淨水器必然會有個功率更大的水泵,噪音也會随之增加。
雲米是個這樣的定制4腔水泵,4腔的意思應該是同時驅動4條管線的水,回路更加複雜。
分貝計放在了水槽附近,測試了一下接水時的噪音,此時水流聲較小,基本上是水泵聲。
可以看數值從40dB上升到了53dB左右,啟動聲音最大,到了58dB,這麼近的距離噪音倒不算很大。
按照國家标準在距離1m的位置再次測試,噪音51dB聲音不算大,櫃門擋了一部分噪音。
打開櫃門直面淨水機再測試了一次,噪音57dB,也不是很大。
平時是關閉櫃門的狀态,再遠一點基本就在45dB左右了。
這裡也距離卧室也比較遠,夜間有人來喝水水泵的噪音也不至于影響到卧室,噪音控制也做得不錯。
APP體驗
最後來看看APP裡面有什麼,雲米的産品都帶個互聯網前綴,都是可以通過WiFi接入APP的,而且清一色的WiFi方式,都可以手機操控。
不過淨水器倒是沒有多少可以設置的,從米家裡面打開可以看到進水純水TDS值,濾芯狀态,濾芯還根據每天的使用情況給了個時間倒計時。其實在機器前面闆和龍頭上都是有顯示的,換濾芯時間這個問題時時刻刻可以看到。
用水報告裡面每次用水的時間和量都記錄在案,十分詳盡,統計書數據精度還是比較高的。
還找到了管線機連接模式的開關,自帶管線機模式确實比較香,不再需要糾結管線機的問題了,應該各種管線機都是支持的。
眼下就等管線機的好價了。
總結
總的來說,對這款雲米泉先互聯網淨水器 Super Pro 1200G還是比較滿意的,大通量淨水器的體驗非常棒,4.2L/min流量下可以3秒一杯水,是目前參數方面的天花闆了吧,可以節約大量的等待時間,其實從淨水器整個行業的發展來看,以後肯定是往大通量這個方向走的。
除了大通量帶來的爽快之外,8年的主濾芯壽命和5:1的純廢比參數也非常優秀,濾芯主要隻更換200G的後期使用成本也大大降低了。全時新鮮水的加入也解決了淨水器上最後一個诟病,可以直接開懷暢飲了。
受益最大的當然是家人了,全家都習慣了從淨水器接水直飲了,孩子也非常喜歡喝這種“甜甜的水”,每次還會細細品味一番,沖泡飲品和做飯沒有自來水的雜質也更香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