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小明 編輯排版:楊麗雲
小明語錄:
在互聯網時代,陪孩子最重要的就是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學校生活與戶外生活,網絡虛拟遊戲與戶外、野外遊戲平衡的成長環境
人的心理規律是,遇到痛苦就要回避。
現在的孩子們每天面對枯燥的學習任務和壓力,學習變成了痛苦回避模型。
那麼當焦慮滿足模型被痛苦回避模型取代之後,學習興趣這件事就基本上在兒童的生命中消失了。
一個孩子就不再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和終身學習的欲望了。
01 遊戲成瘾 ——“多巴胺劫持”遊戲成瘾也是這樣的,給孩子一個所謂的減壓方法,孩子們沉浸在遊戲世界裡,時間長了離開遊戲就痛苦,這在心理學被稱為“多巴胺劫持”。
大腦分泌的快樂是多巴胺,但我們的大腦一旦被多巴胺劫持,就不能忍受不快樂的大腦狀态。
抖音小視頻設計的 15 秒時間給人一個快感,這種快感是人類正常的生理活動無法給與的,甚至戀愛初期都沒這麼幸福,戀愛能每 15 秒給你一次快感嗎?
由此可見虛拟遊戲和短視頻刺激造成的多巴胺劫持有多可怕。
事實上,每一款經典的虛拟遊戲的成瘾機制是由頂級心理學家設計的,這些人專門研究遊戲如何讓人成瘾。
人喜歡多巴胺帶來的這種快感,一旦孩子的大腦被多巴胺劫持,就會導緻孩子無論做什麼都感覺沒興趣,哪怕被父母帶去動物園都提不起興趣,因為去動物園不如手機遊戲刺激。
有人會說這個時代不可能不讓孩子碰遊戲,當然每個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們沒辦法阻止。
遊戲已經變成這一代人最大的陷阱,作為個體沒法阻止這個時代的力量,但是記住,如果你的孩子不玩遊戲,他就已經超越他的同齡人了。
遊戲對大腦産生的影響就是讓人的大腦長期處于興奮,無法切換到抑制的狀态,對一般的興奮當然更是提不起興趣。
還有些資本宣傳說有很多電子遊戲是可以益智的,其實再益智的電子遊戲都不如孩子與同伴在真實世界玩耍更益智。
02 玩電腦遊戲或者手遊并不會讓大腦放松和休息
還有的家長說我的孩子是把電腦遊戲當休息了,玩完了繼續學。
其實孩子平時學習消耗的就是大腦的前額葉,大腦前額葉在學習任務中已經得到了過度的消耗,已經很疲勞了。
而玩電腦遊戲或者手遊都隻會占據大腦的注意力資源,消耗大腦前額葉的認知資源,怎麼可能讓大腦放松和休息呢?
所以一個孩子想從手機中獲得減壓,是不可能的,手機反而會造成他大腦資源的緊張。
有人說,我們的真實世界就是一場遊戲,現實世界的人生也如同一場遊戲的升級打怪的過程。從某種角度來看,似乎是這樣的。
但這代孩子漸漸對真實世界的升級打怪過程不再感興趣了,因為真實世界沒有遊戲世界的刺激來得更便捷。
其實每個人出生之後,都有一種天然對世界的好奇心和驅動力,在真實的世界裡升級打怪,這也是一種快樂。
但是,這代孩子認為現實世界的快樂來得太慢,而且現實世界更難,充滿挫敗感,現實世界僅有的快樂遠沒有遊戲帶來的快感更猛烈,更令人興奮。
所以孩子一旦進入遊戲世界并持續成瘾,就很難逃脫出來,因為在現實世界中再好的東西都沒意義,沒有強烈的多巴胺刺激。
孩子們為了回避現實社會的競争,直接進入了網絡虛拟世界,這完全是一個虛幻的世界,是遊戲的世界,也就是說,在現實世界中生活失敗,所以降維到二次元世界玩遊戲尋找快樂。
小明語錄:
家庭教育的重要誤區:孩子學什麼與他未來做什麼,沒有任何關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