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TVB外,鳳凰衛視(2008)想必是内地人最為了解的一家香港電視台,而6月2日,鳳凰衛視宣布易主,新主人為紫荊文化及信德集團(242)旗下的全資子公司Common Sense。
早在今年4月份就有傳言鳳凰衛視創辦人劉長樂将近19億港元(下同)鳳凰衛視股份出售給紫荊文化以及信德,涉及鳳凰衛視已發行股本的37.93%。
今日傳言得以證實,鳳凰衛視宣布,劉長樂在4月16日和17日,通過他的「今日亞洲有限公司」出售了37.93%的鳳凰衛視股份,其中21%賣給了紫荊文化,16.93%賣給了信德集團,每股價格均為0.61元,總代價分别約6.4億元和約5.16億元。
如此一來,劉長樂幾乎出清了手中所有鳳凰衛視的股份,完成後,今日亞洲将不再是鳳凰衛視股東,最大股東變成了紫荊文化。消息一出,鳳凰衛視股價逆市向好,猛漲12.86%,收報0.79元,成交額達1559萬元。
信德稱不會參與日常管理及營運
資料顯示,紫荊文化由國家财政部持有,故4月份财政部已向聯交所申報,持有鳳凰衛視共21%股權。紫荊文化是主要從事新聞出版、影視等業務的國企,并持有聯合出版集團、《紫荊》雜志社等。而聯合出版集團主要的子公司包括:三聯書店、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萬裡機構、香港聯合書刊物流等。
信德集團的掌舵人則是賭王二房長女何超瓊,信德集團在公告指,根據框架協議将會提名1位代表出任鳳凰衛視的董事,委任将由交割起生效。信德集團形容,鳳凰衛視是「最具實力及影響力的媒體集團之一」,相信收購有助集團掌握市場脈搏,以前瞻優勢推進在中國各地旅遊産業發展。收購完成後,信德集團将成為被動投資者,不會參與其日常管理及營運。
鳳凰衛視去年收入盈轉虧
回顧鳳凰衛視曆史,它的前身是衛星電視(即現時的「星空傳媒」)旗下的衛視中文台,于1991年開播。其後衛星電視被梅铎新聞集團收購,随即進行改組,并引入劉長樂和陳永棋等人作為投資者。衛視中文台最終于1996年3月31日獨立成為鳳凰衛視中文台,并于日後陸續開播了電影台、信息台、歐洲台、美洲台。鳳凰衛視是少數幾個獲得内地部分地區落地權的境外媒體。
2000年6月30日,鳳凰衛視控股有限公司在港交所(388)創業闆正式挂牌上市,集資超過7.8億元。2008年12月5日,鳳凰衛視轉往香港交易所主闆挂牌。2011年旗下鳳凰新媒體(NYSE:FENG)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
鳳凰衛視去年全年錄得虧損10.37億元,按年盈轉虧。去年全年收入為30.29億元,按年減少17.87%,主要是新冠疫情暴發對全球經濟及市場狀況造成不利影響所緻,期内經營虧損為5.02億元。該公司五個分部四個錄得虧損,其中最大收入來源互聯網媒體業務,虧損額達10.48億元,按年盈轉虧。
(原标題《鳳凰衛視宣布易主 紫荊文化成最大股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