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辛棄疾四句絕句

辛棄疾四句絕句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5 20:16:09

辛棄疾,兩宋時期著名愛國詞人,“豪放派”詩歌代表人物,與蘇轼并稱“蘇辛”。

辛棄疾是真正意義上的“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式的能臣。他出生在山東濟南,在其幼年時代,山東就已被金人侵占,辛棄疾成長在敵人的鐵騎之下,親眼所見的是金人無情的壓迫以及失地人民頑強的反抗。

辛棄疾四句絕句(辛棄疾一首菩薩蠻)1

辛棄疾二十多歲時參加耿京的起義軍,在軍中擔任“掌書記”一職,從軍期間,他表現出了異常的英勇與非凡的智謀,兩件事可以證明:其一,一位名為義端的和尚投靠金人,辛棄疾義無返顧地追捕并将其斬殺;其二,也是最為著名的一個事件,内奸張安國殺害了義軍首領耿京之後逃去金營,辛棄疾隻帶領五十餘人,騎馬沖入五萬人的敵軍陣營,活捉了張安國,并把他押送至健康,交給南宋朝廷處決。兩件事足見其英勇。

辛棄疾從“敵占區”率部南下,他的複國熱情卻遭遇了一盆冷水。

辛棄疾四句絕句(辛棄疾一首菩薩蠻)2

南宋的統治階級偏安一隅,貪圖享樂,根本不顧北方故土的生靈塗炭,并且對義軍又疑又懼,辛棄疾到南宋後,當權者很快拿掉了他的“兵權”,把他安排到江陰軍作了一個地方小官。

盡管辛棄疾官職卑微、倍受冷落,但他還是獻上了自己的《美芹十論》,在這一篇宏論中,辛棄疾仔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指出金人并非勢不可當,實際是外強中幹,南宋大有可為,并對南宋的自強與收複中原進行了具體的部署建議。隻可惜,一番苦心空付東流,當權者隻以“講和方定”為理由,輕而易舉地把辛棄疾否了。

辛棄疾四句絕句(辛棄疾一首菩薩蠻)3

辛棄疾隻餘憤懑、悲慨,因此他喟歎:“把吳鈎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淳熙二年、三年(1175——1176年),辛棄疾在江西作提刑官,官衙即在贛州,任職期間,他寫下了一首著名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全詞如下: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宋 辛棄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鹧鸪。

造口(皂口):鎮名,在江西萬安縣西南。

郁孤台:在今贛州市。

清江水:指贛江之水。

鹧鸪:鳥名,啼鳴的聲音頗為凄厲,聽起來好像“行不得也哥哥”。

辛棄疾四句絕句(辛棄疾一首菩薩蠻)4

《宋史》後妃傳以及《三朝北盟會編》中記載了這樣一個事件:建炎三年(1129年)閏八月,金朝兵分兩路進攻南宋,西路金兵渡江南下直奔洪州追擊隆佑太後,步步緊逼,“太後乘舟夜行”,逃至太和縣,又到萬安縣,随行兵士已不到百人,到皂口舍船登陸,直逃到虔州(即贛州)才擺脫了金兵的追捕。

四十多年後,當辛棄疾到達此地,想起當年恨事,感慨于心,于造口壁題寫下本首《菩薩蠻》。

本詞開篇兩句中的郁孤台是“虔州八景”之一。“郁孤”意為“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數丈”,由于此名不善,所以唐時更名為“望阕”。本詞中詩人卻仍然用舊名起興,“清江水”指贛江,這是明顯的托喻,緊承第一句的是“中間多少行人淚”,寫法上如李後主名句——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

這樣的一個開篇自有一種孤郁難平之意兜頭而下,其中飽含着家國破碎之悲、忠而見疑之憤以及此生蹉跎之恨。

辛棄疾四句絕句(辛棄疾一首菩薩蠻)5

三、四句:“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長安是古時的都城,此處的長安非實指長安城,而是用“長安”指代北宋時的都城東京(開封)。

“可憐”即可歎。

此兩句,詩人繼續抒情。以前的都城已淪陷,在金人的鐵騎下面目全非,可歎曾經的大好河山,半數失去,令人何其心痛。

上片至此,字裡行間均可見詩人的一腔幽憤。

辛棄疾四句絕句(辛棄疾一首菩薩蠻)6

下片,“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詩人繼續借山水抒發内心之感,贛江之水滾滾奔流,并不因為重重山巒的阻隔而停滞不前。

此兩句,在情感上起了一種振蕩的作用,這使本首詞避免了始終用悲傷情緒貫穿的貧乏,從而有了跌宕起伏的魅力。

奔騰不歇的江水正如詩人的執著,盡管有萬千阻撓,但是詩人依舊滿懷熱忱,依然心系北方故土,依然絕不放棄北閥的努力,依然努力向朝廷進言,一片拳拳之心可見一斑。

雖然是“我心依舊",但是來自當權者的壓力也如山般沉重,詩人空有報國之志,卻全無施展的舞台,朝廷内一片“議合”之聲,也有少數主戰派支持詩人,但那不過是以“黨争”為最終目的,在這樣的政治氣氛之下,詩人最終吟詠出“向晚正愁餘,山深聞鹧鸪。”

孤寂的山林中傳出鹧鸪聲聲悲傷的啼喚,夜幕籠罩,不禁使人悲從中來,詩人心中的複國大業,也如這一片蕭然的晚景一樣,希望幾近渺茫。

辛棄疾四句絕句(辛棄疾一首菩薩蠻)7

表面看來,本首小令是一篇山水之作,實則暗喻了當時的政治環境,詩人的将憂國之情隐含在詩句裡,情感含蓄深沉又不失闊大悲壯。

在辛棄疾之前,許多文人都有過《菩薩蠻》這阕詞作,溫庭筠更是以十四首《菩薩蠻》小令在《花間集》中獨占鳌頭,這些《菩薩蠻》或恻豔精工,或深情諧婉,而稼軒本首《菩薩蠻》卻大為不同,他放棄了傳統男女情愛的題材,轉而用小令表達了憂憤的愛國之情和自己滿懷的大抱負。

梁啟超在《藝蘅館詞選》中評價本詞為“《菩薩蠻》如此大聲镗鞳,未曾有也。”(镗鞳:撞擊鐘鼓而發出的宏亮之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