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的故事簡介如下:
東漢初年的隐士梁鴻,字伯鸾,扶風平陵人。他博學多才,家裡雖窮,可是崇尚氣節。他曾進太學學習。結束在太學的學業後,在皇家林苑—上林苑放豬。 一次,梁鴻因不小心,使得房子著火,延及周圍的人家。梁鴻就一家家的去查問每家所遭受的損失,并以豬來作為賠償。有一家嫌賠得太少。梁鴻說:“我沒有别的财物,願意為你做一段時間的工來補償。”那家主人答應了梁鴻的要求。梁鴻在這家幹活時不懈朝夕,勤勤懇懇,絕無怨言。鄰家的一些老人見梁鴻的行為非同一般,就聯合起來責怪那家主人,不該如此對待梁鴻。那家主人也開始尊敬他,并将豬悉數歸還給梁鴻,梁鴻堅辭不受,後來回鄉去了。
梁鴻一家住在大族臯伯通家宅的廊下小屋中,靠給人舂米過活。臯伯通見此情形,大吃一驚,心想:一個雇工能讓他的妻子對他如此恭敬有加,那一定不凡。于是他立即把梁鴻全家遷入他的家宅中居住,并供給他們衣食。梁鴻因此有了機會著書立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