嗷嗷待哺原指小鳥饑餓時叫着,等待母鳥來喂食。比喻饑餓時急于求食的樣子,也比喻處境極為困難,亟待救濟、援助。
嗷嗷待哺意思嗷嗷待哺是一個成語,原指小鳥饑餓時叫着,等待母鳥來喂食。比喻饑餓時急于求食的樣子,也比喻處境極為困難,亟待救濟、援助。多形容災民饑餓的慘狀。嗷嗷:哀鳴聲。待:等待。哺:喂食,喂養。
出處《詩經·小雅·鴻雁》:“鴻雁于飛,哀鳴嗷嗷。”漢·荀悅《前漢紀·成帝紀三》:“作治數年,天下遍被其勞,國家疲弊,府庫空虛,下至衆庶,嗷嗷苦之。”
1、宋·穆修《上監判邢郎中書》:“一家貧寄京師,薪米不給,老幼數口,嗷嗷待哺。”
2、《明熹宗悊皇帝實錄》卷之三十三:“天啟三年四月上丁卯(初八),平遼總兵毛文龍塘報言,見今各兵已兩月乏糧,嗷嗷待哺,乞賜兵饷接濟。登萊巡撫袁可立具疏為請,且言各島守凍淮兵已報,開洋、三山島未發之衆亦已陸續登舟,總兵沈有容統率精銳于三月十二日出海,舳舻相接,奴酋膽寒。但恐糧糈匮乏,兵難用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