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額,也稱額帶、頭箍、發箍、眉勒、腦包,中國服飾,明代較盛行,女人包在頭額,束在額前的巾飾,一般多飾以刺繡或珠玉,《續漢書·輿服志》注,胡廣曰:“北方寒冷,以貂皮暖額,附施于冠,因遂變成首飾,此即抹額之濫觞,”亦稱“抹頭”,束在額上的巾。
《舊唐書·列傳第五十五》:“成甫又做歌詞十首,自衣缺胯綠衫,錦半臂,偏袒膊,紅羅抹額,于第一船作号頭唱之。”《新唐書·婁師德傳》:“戴紅抹額。”《席上腐談》:“以绡縛其頭,即今之抹額也。”在宋代的儀衛中,如教官服幞頭紅繡抹額,招箭班的皆長腳幞頭,紫繡抹額,就是用紅紫等色的紗絹,裹在頭上的抹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