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劇《搖滾狂花》講述彭萊與白天這對母女在12年分離之後,再次相聚在一起,這對母女由彼此的看不順眼,互相傷害,到最後彼此理解,達成愛的和解。
本劇彭萊的母親形象完全打破了以往影視劇中慈母的形象。
彭萊是一位過氣的搖滾明星,活得非常朋克,活得非常自我,可謂是出口成髒、怼人不倦,整日靠酗酒麻醉自己,爛醉如泥是彭萊的生活常态。
彭萊就是一隻刺猬,渾身是刺,見誰紮誰,生人勿近,熟人靠近也得小心。
彭萊在自己女兒白天6歲的時候就獨身一人去了美國,尋求她的搖滾明星夢,不曾想彭萊搖滾明星夢碎美利堅,隻得靠做護工謀生。
夢想的破碎,生存的艱難,愛得缺失,都令彭萊意志消沉,醉生夢死。
彭萊重回祖國後,彭萊與白天百般的互相傷害,搖滾明星夢一次又一次東山再起的無望,看不到希望的彭萊再次沉入醉生夢死的深淵。
彭萊性格的偏激、羁傲不遜、狂躁易怒,來自于她不幸的原生家庭。
在彭萊很小的時候,她的父母就離異了,彭萊跟着終生單身的姑媽長大。
姑媽性情暴躁,酗酒,稍有不順心就打罵彭萊出氣,在如此壓抑的生活環境之中長大的彭萊,也跟姑媽學會了酗酒,脾氣性格也變得暴躁易怒。
彭萊來到北京後,走上非常适合她叛逆性格的搖滾之路。
彭萊活成了一隻刺猬,就是為了保護自己,是原生家庭的不幸造就了彭萊的性格。
彭萊與狂花樂隊的制作人白澤奇未婚先孕生下女兒白天,白澤奇轉而移情别戀于狂花樂隊的貝斯手陳月。
自小白天缺失親生母親彭萊的母愛,因此對彭萊心生怨恨,以至于母女二人重新生活在一起的時候,發生諸多水火不相容的事情。
白天對母親彭萊的怨恨,同樣是來自原生家庭的不幸。
當彭萊的母親丁慧茹被接到彭萊家中時,三代人的隔閡才逐漸地消除,她們都在為自己的人生遺憾做着雙向的救贖。
丁慧茹、彭萊、白天,她們對于自己的親人都是有愛的,隻不過這愛被她們深深地隐藏起來,愧疚于心,愛成暗河,表面上荒涼無情的人生荒原下,卻流淌着愛意洶湧的河水。
原生家庭是塑造孩子性格的第一任學校,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師。
和諧、美滿充滿愛的家庭,對于孩子性格的塑造無疑是最佳的。
相反,不幸的原生家庭對于孩子的傷害也是不可估量的。
如果父母關系緊張,經常的争吵打架,甚至于父母離異,父愛或母愛的缺失,這些對于孩子性格的塑造,對于孩子一生的成長都是緻命的打擊,無法逆轉的巨大傷害。
彭萊為了不受到傷害,信奉電影《末路狂花》中的一句台詞“要想不被别人拒絕,最好的辦法就是先拒絕别人”。
彭萊把這一句電影台詞當成是她人生的座右銘,以至于她的内心都被自己冰冷的刺猬铠甲給層層包圍起來,讓世人誤認為彭萊是一隻難以接近的刺猬、怪物。
本劇最後彭萊患病時兩個她在争辯的時候,她的心結就漸漸打開了,那是彭萊破而後立後的人生涅槃,如同她的病情一樣康複如初的新生。
我們的父母、出身無法選擇,但我們可以選擇敞開心扉,熱情擁抱人生。
當你選擇以愛待之以這個世界,這個世界也會以愛待之以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