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10個短信營銷技巧

10個短信營銷技巧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28 23:07:44

10個短信營銷技巧(營銷短信瘋狂輸出)1

網友收到的 “雙十一”前夕的短信“轟炸”頁面。 受訪者供圖

網友收到的 “雙十一”前夕的短信“轟炸”頁面。 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杭州11月10日電(記者 奚金燕)帶着數不清的商品和摸不透的規則,今年的“雙十一”早在11月1日就開啟了狂歡模式。但有網友發現,大家收到最多的竟然不是快遞,而是營銷短信,甚至還有商家打電話告知預售活動,從“營銷”變“硬銷”。

在數字經濟時代,商家獲取消費者個人信息更加容易,滋生了濫用個人信息開展商業營銷活動等諸多不良現象。近年來,國家對個人信息保護、垃圾短信治理力度也正不斷加大。

11月1日,《個人信息保護法》開始正式實施。大數據“殺熟”、個人信息洩露等問題是否将得到根治?如何過一個安甯有序的“雙十一”?我們的個人信息,又将如何做主?記者就此采訪了相關專家和消費者。

“雙十一”營銷短信轟炸難題何解?

每到購物節,各種五花八門的營銷短信肯定少不了,“雙十一”期間更是集中爆發,讓人不勝其煩。

“99%的促銷短信根本不會點開,就當沒看見。”網友楠寶(化名)告訴記者。

“差不多10月13号左右就開始收到‘雙十一’相關的營銷短信了,”購物達人橘子氣泡水(化名)告訴記者,自己每次都能收到幾百條,重要的短信都被淹沒了,後來下載了攔截類APP,情況才有所好轉,“大多數人都不會看,商家發短信就是多此一舉。”

讓不少網友反感的是,這些營銷短信還沒有取消設置。自然卷(化名)告訴記者,自己曾回複過“TD”“TD退訂”“TD退”“退訂”等等,運氣好可能會顯示退訂成功,但之後仍然會收到相關短信,“特别絕望!”

有業内人士透露,網友回複後,商家反而容易判斷這是一個真實的用戶。

事實上,商家或平台私自發送營銷短信這種情況是不被允許的。

京衡律師事務所互聯網法律部副主任張豪告訴記者,根據《通信短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第十八條,商家未經消費者同意擅自發送商業性營銷短信,屬于違規行為。

購物達人橘子氣泡水說,營銷短信的騷擾隻是表象,其實自己最害怕的是個人信息不知道何時洩露了……

收集個人信息不能“亂伸手”

數字經濟時代,個人信息保護領域亂象叢生,一些企業、機構甚至個人随意收集、違法獲取、過度使用、非法買賣個人信息,侵擾人們生活安甯。

11月1日,《個人信息保護法》正式實施,其中明确:不得過度收集個人信息、濫用人臉識别技術、大數據殺熟等。

浙江大學教授、網絡空間治理與數字經濟法治(長三角)研究基地主任兼首席專家、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王春晖表示,《個人信息保護法》的施行标志着我國個人信息保護立法體系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王春晖認為,《個人信息保護法》将建立權責明确、保護有效、利用規範的個人信息保護制度體系,特别是在保障個人信息權益不受侵犯的基礎上,促進個人信息的依法合理有效利用。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信息化與法制建設研究所副所長李慶峰表示,《個人信息保護法》有兩點尤為值得關注,即明确了“告知-同意”的核心規則,可以廣泛适用于任何涉及個人信息的案件、合同中,具有實際操作的能力。

與此同時,《個人信息保護法》目前規定的“五千萬元以下或者上一年度營業額百分之五以下罰款”是目前針對個人信息保護最高的處罰,能有效遏制潛在得到違法行為。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于實施。“個人信息立法的效果必須在執法中充分體現、在執法中經受檢驗。”王春晖建議,要在國家層面建立健全個人信息保護制度,預防和懲治侵害個人信息權益的行為,同時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宣傳教育,推動形成政府、企業、相關社會組織、公衆共同參與個人信息保護的良好環境,确保《個人信息保護法》的各項要求和規定在社會生活中得到全面貫徹和實施。

我的信息,我如何做主?

在日常生活中,個人信息是如何被洩露的?

李慶峰告訴記者,個人信息被洩露的情況不一而足,有合法收集者洩露,如酒店住宿、保險公司、行政機構等在正常的業務過程中具備合法收集個人信息的權利,但在信息收集後,被公司或單位的個人、或集體非法地洩露或販賣給第三人;有非法收集者,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常遇到臨時需要提供部分個人信息的情況,如在打印店打印、複印的文件中的個人信息,或是要求填寫非正規的“售後服務單”以此非法收集個人信息;還有個人自行披露,個人在社交軟件或網絡上自行披露自己的個人信息或照片等,被他人獲取。

李慶峰認為,個人信息買賣屢禁不止的原因有很多。在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本身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購物記錄、身體健康狀況等信息都反應個人的消費需求和生活狀态,經營者獲取此類信息後可以選擇性地向個人推廣具有潛在消費可能的商品,對消費者而言看到自己可能需要的商品也會促進其消費欲望。

在日常生活中應如何有效保護自己的個人信息呢?有業内人士建議,要提高安全意識,購物時避免使用真名;快遞盒子丢棄時撕掉個人信息;身份證複印件使用後及時銷毀;帶有個人信息的票據,如車票、機票、快遞單據等,應妥善處理或銷毀;打印店打印後立刻删除打印信息等。

此外,還要提高防範意識,不随意出示個人信息。如設置高保密強度密碼、不為貪占小便宜而留下聯系方式、不點擊來路不明的網站鍊接、不随便安裝來路不明的軟件等。一旦發現個人信息被侵害以及侵害個人信息的行為,應及時采取措施制止,必要時不妨尋求法律保護,以免給自己和他人帶來更大的損失。(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