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春節的傳統風俗活動有哪些簡介

春節的傳統風俗活動有哪些簡介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1-24 02:57:49

  1、中國結

  中國結又稱盤長結,每一個結都是從頭到尾用一根紅繩編結而成。中國結發源于遠古時期,當時還沒有文字,人們為了記住某些事情,在一根繩上盤上不同的結以示記憶,這就是結繩記事。當時,人們用這種方法除了記住生産和生活中的重要事情之外,還是年輕人用于表達愛情的物品。作為一種裝飾藝術品,中國結給人以純樸、吉祥的印象。它内含濃郁的民族鄉土氣息,外形又很雅緻,既體現遠古時代的神秘,又體現中國人的靈秀。因此,它很快成為人們在春節期間室内懸挂,或互相贈送的物件。優美的造型、古色古香的韻味給傳統佳節增添祥和、吉利的氣氛。

  2、拜年

  拜年,是春節期間的重要活動,它與除夕夜的團圓飯一樣,是最能體現年味的春節習俗。一般大年初一晚輩給長輩拜年,祝願長輩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新年後給親戚拜年,一般的規矩是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嶽家、初三拜親戚。在同學、同事、朋友、合作者、鄰裡之間也要相互拜年。在過年好的道賀聲中,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增進了人與人的感情。

  3、逛廟會

  逛廟會,是大多數中國人的春節情結,更是不可或缺的年俗。春節廟會最早是民間的宗教儀式,廟會之時,通常由僧人、道士做法事或道場以祭祀神佛,人們也要進香朝拜、許願、還願、求福。

  4、倒貼福字

  在我國,人們往往用一個福字來表達對福運、福氣、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每當辭舊迎新的時刻,家家戶戶都要把福字貼在屋門上,意味着福氣進入家門。許多地方還倒貼福字,利用倒與到的諧音,寓意福到了。

  5、觀社火

  除了廟會,民間自演自娛的社火也是曆史悠久的年節娛樂活動。社火源于古老的土地神與火神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傳說中的火神。古老的土地與火的崇拜,産生了祭祀社與火的風俗。随着社會的發展,祭祀社火的儀式逐漸成為規模盛大,内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民間娛樂活動。

  6、喝臘八粥

  進入臘月,人們就開始忙着準備過年。農曆十二月初八是臘八節,人們合五谷棗栗等果品為粥,祭先農,祭先祖。臘八節源于古老的臘日節,也稱臘祭或蠟祭。

  7、祭竈神

  祭竈,是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竈間都設有竈王爺神位。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竈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竈火,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竈君司命,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

  8、掃塵

  二十四,掃塵日。迎新首先要除舊。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民間素有的傳統習俗。掃塵之日,全家上下齊動手,用心打掃房屋、庭院,擦洗鍋碗、拆洗被褥,幹幹淨淨迎接新年。其實,人們借助塵與陳的諧音表達除陳、除舊的意願。

  9、貼春聯

  春聯,俗稱門對,又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稱春聯。貼春聯,是重要的年節民俗。春節前夕,家家戶戶都要貼上紅紅的春聯,一副副透着喜慶和熱烈的春聯表達了人們迎新納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願望。

  10、貼年畫

  年畫,和春聯一樣,起源于門神。随着雕闆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内容已不僅限于門神之類,而漸漸把财神請到家裡,進而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産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谷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11、除夕守歲

  除夕是指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與春節首尾相連,是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時刻。除是去的意思,除夕的意思就是月窮歲盡,表示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除夕之夜是年節的第一個高潮。守歲,俗稱熬年,是從吃年夜飯開始。年夜飯是一年中最具家庭親情、充滿溫馨祥和的家宴。此時,人們不僅享受着滿桌佳肴,更享受着濃濃的親情和節日的喜慶。年夜飯之後,除了年幼的孩子外,全家人開始守歲,共同辭舊迎新。

  12、吃餃子

  北方年夜飯有吃餃子的傳統,但各地吃餃子的習俗亦不相同,吃餃子是表達人們辭舊迎新之際祈福求吉願望的特有方式。餃子就意味着更歲交子,過春節吃餃子被認為是大吉大利。另外餃子形狀像元寶,包餃子意味着包住福運,吃餃子象征生活富裕。

  13、壓歲錢

  除夕守歲之時,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也叫壓勝錢。因為歲與祟諧音,長輩們希望壓歲錢能驅邪免災,保佑孩子平平安安。

  14、放爆竹

  爆竹聲中一歲除。除夕之夜,交子時刻,天空中,火光閃閃,轟鳴陣陣,隆重、熱烈的鞭炮聲送走了舊年,迎來嶄新的一年,把春節推向了高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