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教育這一方面,雖然我國古代曾經有過“慈母多敗兒”“養不教,父之過”之類的警句,但是因為孝道的影響,很少有人會将自己性格、人格上出現的問題,歸咎于父母。
不過随着現代心理學,教育學以及網絡的發展,我們也明白了一個新詞彙,那就是“原生家庭”。
所謂原生家庭,是個體成長所在的家庭環境,包括養育人和兄弟姐妹。如果一個人有爸爸媽媽,那麼他的原生家庭,一般是爸媽為其組建的,如果由養父母帶大,就由養父母組建。
原生家庭一詞提出的意義在哪?
這個關于家庭與孩子詞彙,出現的主要意義,就是希望父母能理解家庭對子女的影響,以及讓很多受心理問題困擾的人能找到自己症狀的來源,得到治療和改善。
本文配圖均源于網絡,圖文無關
正如心理學博士蒙台梭利提到的:“每種性格缺陷的來源,都由于兒童早期受到了父母(養護人)的某種錯誤對待。”
因此,在心理學上,處理一個人的某些心理問題,最有效的方法,可能是通過回溯原生家庭的生活找到根源。
但由于原生家庭這個詞出現得越來越多,導緻許多人都無法正确看待父母人,也會因為自身的一些原因而怨恨父母。
雖然這樣的極端的想法不可取,但我們也不能否認父母在子女童年時期對他們進行的傷害。
如果父母能早點知道該如何減少傷害,那麼培養出來的孩子不僅性格更加完美,也将與父母關系更親近。
關于父母對孩子的傷害,德國著名心理醫生斯蒂芬妮·斯蒂爾也給出了回答:
“父母對孩子會造成傷害,主要是在他們的成長時期,沒有滿足四種需求。”
到底是哪四種需求呢?
第一種:關系需求
人是群居性、社會性的動物,隻要我們活着,就需要與生活中的各種人,建立各樣的需求,比如父子,父女、師生、朋友、伴侶等。
但是一個剛出生,還沒有生存能力的孩子,首先是需要與父母建立關系需求的,當他們覺得和父母的關系穩固,而且在其中獲得了愛和歸屬感時,就有勇氣與别人建立關系。
而且與父母建立健康關系的過程,他們也學到了正确與他人建立關系的方式,以後被滿足的關系需求就更多,性格就更完善。
但如果一個孩子從小被父母虐待、忽視、冷落、遺棄,那麼他的關系需求必然是沒得到滿足的,内心總是害怕、不安的。
長大之後很可能變得孤僻,不知該如何與他人相處或過于依賴他人,又或者缺乏同理心。
因此,在孩子小的時候,特别是0~3歲的時候,盡量将他們留在自己身邊照顧,建立依戀關系,平時不要吝啬對子女的關愛,給足他們安全感。
同時父母關系和諧也很重要,同樣能讓孩子獲得安全感。
第二種:獨立與掌控需求
孩子到了一兩歲的時候,就會開始産生自我意識,渴望掌握一些東西,于是他們不斷探索,充滿了好奇心,喜歡問東問西,想自己嘗試某些事物。
但如果父母制止了他們的這種需求,比如孩子想挑自己喜歡的衣服時,爸媽替他做了決定,就很容易導緻子女将來過度依賴父母。
又或者孩子讨厭父母的控制,對獨立非常渴望,結果矯枉過正,不願信任他人,以及會通過攻擊别人來捍衛自己的獨立與自由。
因此父母在給予孩子必要的感情需求後,對他們自身的想法喜好,以及可自己完成的事情給予理解和支持。
第三種:快樂需求
所謂快樂需求就是孩子自身的欲望是否得到滿足。比如他們想打遊戲,想吃零食以及做其他讓自己高興的事情。
雖然過于釋放自己的欲望,難以形成自控力,但長期被壓制欲望、快樂,會讓孩子成為對自己他人都非常苛刻的人,覺得享樂花錢休息是錯誤的事情。
又或者長大之後為了滿足小時候沒被滿足的快樂,變得無法控制自己,極度缺乏自律,沒有一點自控力,反而更加沉迷于各種短期的快樂,如一天到晚打遊戲、看電視、吃零食。
所以父母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幫孩子平衡他們的快樂與欲望,也就是既要适當滿足他們的快樂需求,又要讓他們學會自我控制。
第四種:自我價值與渴望被認可的需求
這一需求不隻是孩子所需要的,即使是成年人,也會有這方面的追求。正如馬斯洛需求理論中的第4級和第5級分别為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
而在孩子性格形成的階段,他們的這一需求是從父母那裡得來的。
美國心理學家大衛·斯萊曲提到過鏡像的自我價值感知這一概念。
它指的是人會通過他人行為來判斷自己是好還是壞,就像照鏡子一樣。
如果一個小朋友不管做什麼事情,取得多好的成績,父母都認為他很沒用,那麼這個孩子的自我價值感是非常低的,也就是說他很沒自信、很自卑。
而從小被鼓勵、被誇獎、被期待的孩子自我價值需求被滿足,對自我的認同感更高,他将更加自信。
今日話題:你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有滿足他們的這四種需求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