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3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德保縣村民歡聚慶豐收,展示壯家稻作“那”文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魚米之鄉”廣東惠州3800畝水稻迎豐收。(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主持人:王學斌(中央黨校文史教研部教授)
嘉 賓:趙璐璐(中央黨校文史教研部副教授)
楊家剛(中央黨校文史教研部教師)
1 源出《尚書》,代代傳承
王學斌:《尚書·五子之歌》有雲:“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甯。”将民衆視作治國理政的根本,可見中國古代聖賢遠在數千年前即已萌生的遠見卓識及深沉真摯的政治意識。
毋庸置疑,民衆是構成國家最基本的要素,倘無民,何以為國?恰如漢初名臣賈誼反思秦亡之鑒後而提出的命題:“聞之于政也,民無不為本也。國以為本,君以為本,吏以為本……此之謂民無不為本也。”南宋大儒朱熹更是在給《孟子》“民為貴,社稷次之”作注時加以申發:“國以民為本,社稷亦為民而立。”如此,民衆在國家中的重要地位在悠長古史中不斷被強調與擡升。
中華民族的“民本”思想早已與中國共産黨的“人民至上”的理念融為一體,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有機結合。因此本期特邀兩位研究中國古代史的專家就“民為邦本”觀念産生及發展演變的曆程做一梳理。
楊家剛:如主持人所說,“民為邦本”源自《尚書·五子之歌》。《尚書》為儒家五經之一,被譽為“政事之紀”“治道之源”。
《尚書·五子之歌》根據《書序》的介紹是夏王太康因為逸豫失德而失國之後,其昆弟五人在洛水下遊洛汭作歌以諷喻。傳世古文《尚書·五子之歌》第一首原文作:“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甯。予視天下愚夫愚婦一能勝予,一人三失,怨豈在明,不見是圖。予臨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馭六馬,為人上者,奈何不敬?”意思是夏後氏之祖大禹有訓,民衆隻可親近,不可貶低,民衆為國之根本,根本鞏固,國家才能安定。其中“民惟邦本,本固邦甯”一句,一般習慣引作“民為邦本”,意在強調民衆為國家根本,是古代“民本”思想的集中表述。
《尚書·臯陶谟》中臯陶曰:“天聰明,自我民聰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達于上下,敬哉有土。”其後《孟子》引武王伐纣誓詞《泰誓》逸文也說:“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意為上天的意志來自于民衆,民意為天命之所系,隻有通達天意與民意,敬慎于此才能夠領有國土。因而,古代又有“民為神主”之說,即民意為神明所主,這在古代天命觀念下成為兩千年來中國政治尊重民意的重要法則。戰國時代,齊宣王向孟子請教齊桓公、晉文公稱霸之事,孟子改以王道與仁政作答,曰“保民而王,莫之能禦也”。唐代名相魏徵曾用君舟民水之喻勸谏唐太宗,其實最早出自《荀子》所引述孔子對魯哀公所說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載舟覆舟之喻深刻揭示了古代治亂興亡之道,與“民為邦本”異曲同工,都強調了民在國家存亡中的重要性。
王學斌:我們剛剛談到了魏徵對唐太宗的勸谏。唐朝有一本《貞觀政要》,是研究中國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文獻,從中可以看到唐朝初年,尤其是貞觀年間,“民本”思想等是當時為政者熱衷探讨的一個理論問題。
趙璐璐:貞觀六年(633年),唐太宗和大臣有一次著名的對話。《貞觀政要》卷一《政體第二》記載了對話的内容。“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名言即出自這次對話。
唐太宗說:“朕每思出一言,行一事,必上畏皇天、下懼群臣……但知常謙常懼,猶恐不稱天心及百姓意也。”就是上不負天,下不負民。天是抽象的,民是具體的,可以說把愛民放在很突出的地位。魏徵和王珪也反複強調要“以百姓之心為心”。
與此同時,他們還将對“民本”思想的理論探讨付諸制度實踐,把國運昌明的治國目标建立在重視民生的基礎上。因此,中國古代曆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的出現和唐朝國力的興盛,與貞觀年間對于民本問題的理論探讨與制度實踐可說是密不可分的。
不過,應當注意,古人讨論的“民本”問題等,都應在其語境中理解,他們既不可能脫離、超越這一語境,也不可能克服其時代的局限性。
2 國以民為本,人以食為命
王學斌:人民之所以成為國家的最基本構成元素和最重要的承載實體,就在于人民是社會物質生産的承擔者,社會由之得以運轉,經濟由之得以發展,文明由之得以延續,國家遂得以存在。沒有人民周而複始、勤勞不辍的生産營造,國家這一概念簡直無法想象。故近代思想家梁啟超先生說:“國者積民而成,舍民之外,則無有國。”
人民之生産,自然貢獻了無窮的财富,毫無疑問他們是國家賦稅的提供者,為國家開展各項活動提供了堅實的财政保證。馬克思指出:“國家存在的經濟體現就是捐稅。”此外,人民還是國家軍隊的來源、重大工程的建造者。無人民,國家如同折根之木,斷流之水,焉能長存?
從這個角度看,人民之日用衣食是一個關鍵的問題,也是我們讨論“民為邦本”不能回避的話題。
楊家剛:是的,古文《尚書·五子之歌》之外,《古三墳·氣墳·人皇神農氏政典》也有“民惟邦本”的表述,原文作:“正天時,因地利,惟厚于民。民惟邦本,食惟民天。”着重指出了民心民情之所系,首先在于民衆的溫飽問題,即常語所道“民以食為天”。
《尚書·臯陶谟》中大禹曰:“安民則惠,黎民懷之。”古文《尚書·武成》則說:“重民五教,惟食、喪、祭。”食居第一。戰國時期梁惠王向孟子請教為什麼“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以及如何才能使遠方的民衆前來歸附的問題,孟子以“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和“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作答,強調通過一系列仁政措施來與民休息、維護生态、發展生産,從而保證滿足民衆的基本生産和生活需求。
如果說“民惟邦本,本固邦甯”還是命題式陳述的話,“民惟邦本,食惟民天”則更有了方法論的意義。
趙璐璐:貞觀君臣也有類似的表述。《貞觀政要》卷八《務農第三十》雲:“凡事皆須務本。國以人為本,人以衣食為本,凡營衣食,以不失時為本”,“國以民為本,人以食為命。若禾黍不登,則兆庶非國家所有。”唐太宗說:“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若安天下,必須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亂者。”王珪更進一步提出:“人力既竭,禍難遂興。”貞觀君臣的這些話,簡單明确地說明了一條道理:民衆的生産支持了國家的運行,但對民衆的征發要有一定的限度,超過這個限度,民衆就無法忍受了。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是古代許多統治者所不懂的,特别是王朝末年的統治者所不懂的。不少新王朝的統治者能夠明白這一點并做到這一點,但像貞觀君臣這樣善于總結曆史教訓,把“國以民為本,人以食為命”作為一個理論問題提出來是不多見的。
3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王學斌:“民為邦本”的政治思想,與中國共産黨“人民至上”原則不僅相融通,而且後者更是對前者的超越與升華。中國共産黨自創立起,就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産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黨所一貫秉持的指導思想之引領,也與自身文明的深層内核一脈相承、高度契合。
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标”。人民是曆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中國共産黨是中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實代表,始終維護着廣大人民群衆的利益。在處理黨群關系時,他強調:“對于我們共産黨人來說,老百姓是我們的衣食父母。要像愛自己的父母那樣愛老百姓,為老百姓謀利益,帶老百姓奔好日子。”在系統闡釋“中國夢”時,他說道:“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而最終是“不斷為人民造福”。
楊家剛:這裡可以展示一個由古至今的思想流變,由此就能明白“民為邦本”的思想如何在當代得到升華。前面提到了“民惟邦本,本固邦甯”和“民惟邦本,食惟民天”,這裡再談談“民心惟本,厥作惟葉”。
除了傳統的《尚書》之外,新見出土文獻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中有屬于“書”類文獻的《厚父》一篇,以夏遺民厚父向當時的王(很可能是周王)陳述夏亡之鑒和治國之道為主要内容。篇中厚父談到“民心惟本,厥作惟葉”,此前學者曾指出,這是“在古代文獻中最早明确提出以民為本的理念”。不過,與傳統“民本”思想論述角度不同,“民心惟本,厥作惟葉”是從哲學層面而論,意思是民衆的心為根本,他們的所作所為是枝葉,即民之心會影響到民之為,那麼如何赢得民心在這裡就顯得尤為重要。厚父以此來講治國之道,突出民心的重要意義,提出應“保教明德,慎肆祀”、“毋湛于酒”,也就與《尚書》中周公所不斷強調的“敬德保民”和傳世古文《尚書·蔡仲之命》中的“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民心無常,惟惠之懷”具有了理論上的一緻性。
宋明理學的創發人之一程頤在《代呂晦叔應诏疏》中說:“為政之道,以順民心為本,以厚民生為本,以安而不擾為本。”而其兄程颢每到任一處,皆懸“視民如傷”匾額于大堂以自警。程頤所雲“為政之道”三條,其中“順民心為本”正是對《尚書》“民惟邦本”“敬德保民”之論的闡述,而“以厚民生為本,以安而不擾為本”則對應《古三墳》中的“食惟民天”。這三個方面将古代“民為邦本”觀念的不同側面有機結合起來,成為“為政之道”的優良傳統。
2021年2月20日,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黨就能夠克服任何困難,就能夠無往而不勝”,将赢得人心和人民信任、支持作為黨的建設的重要内容,深刻揭示了黨與人民生死相依、休戚與共的深層邏輯。
正所謂“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在向着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進軍的新征程中,我們必須繼續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堅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工作得失的根本标準,把是否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是否給人民群衆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作為改革成效的評價标準,隻有如此,我們黨才能始終赢得人民擁護,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趙璐璐:在中國共産黨由小到大、由弱變強,不斷走向一個又一個勝利的征途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直是中國共産黨的根本宗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這是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理論新的成果,其中“國”與“民”,“黨”與“民”的辯證統一思維與傳統“民本”思想一脈相承。
當然,傳統的“民為邦本”的思想畢竟與今天“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具有差異,“民本”思想中的“民”亦與我們所講的“人民”内涵不同。但是,從文明延續和文化傳承的角度來理解,中國共産黨人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以人民為中心”,是對傳統“民本”思想的超越性繼承。“民惟邦本,本固邦甯”這一中國傳統“民本”思想對國家和民衆關系的理解以及在古代國家治理當中的實踐作用對當下及未來仍有現實意義和借鑒價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