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詩人王維有首脍炙人口的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此詩描述相思委婉含蓄,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而其中假托抒發相思之情的“紅豆”逐漸在後世成為了一種情侶之間相互贈予的物品,一種愛情的信物。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王維詩裡的“紅豆”與我們日常煮粥食用的紅豆或中藥裡常用的赤小豆是同一種東西嗎?
此“紅豆”非彼“紅豆”
王維所說的“紅豆”,其實是“相思子”,是豆科相思子屬的一種有毒植物,廣泛分布于熱帶地區。種子中含有一種稱為相思豆毒蛋白的蛋白質,此毒素具有很強的毒性,誤食時會中毒,嚴重時甚至會喪命。關于相思子的命名民間還有個廣為流傳的凄美傳說,相傳漢代閩越國有一男子被強征戍邊,其妻終日望歸。後來同去戍邊者都回來了,惟有其夫未返。妻思念更切,終日立于村前道口樹下,朝盼暮望,哭斷柔腸,泣血而死。後來樹上忽結莢果,其籽半紅半黑,晶瑩鮮豔,人們視為貞妻的血淚凝成,稱為“相思子”。
我們日常食用的“紅豆”,其實多指學名為“赤豆”和“赤小豆”的兩種植物種子。“赤豆”與“赤小豆”二者僅一字之差,極易混淆,我們不妨從外觀上判斷:赤小豆呈長圓形而稍扁,長5~8毫米,直徑3~5毫米,表面紫紅色,無光澤或微有光澤。且一側有線形突起的種臍,偏向一端,白色,約為全長的2/3,中間凹陷成縱溝。赤豆(即紅豆)則呈短圓柱形,兩端較平截或鈍圓,直徑4~6毫米。表面暗棕紅色,有光澤,種臍不突起。
通過這段描述,相信大家就不難分清赤小豆與紅豆了。那這兩者在藥用上又是否存在區别呢?《本草綱目》中記載:“赤小豆以緊小而赤黯色者入藥,其稍大而鮮紅淡色者,并不治病。”也有現代醫家經驗說,赤小豆偏涼,藥用力優;紅豆甘平略偏于補,多當食物。可見赤小豆和紅豆均可入藥,但習慣上認為以前者藥效為優,紅豆則多用來煮粥或制成豆沙以供食用。《中國藥典》2015年版中寫到,中藥赤小豆來源有二,為豆科豇豆屬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幹燥成熟種子。赤小豆味甘、酸,性平,歸心、小腸經,有利水消腫、解毒排膿之功,用于水腫脹滿、腳氣浮腫、黃疸尿赤、風濕熱痹、癰腫瘡毒、腸癰腹痛等的治療。
健脾祛濕有講究
濕是中醫六氣之一,是萬物生長的條件。但當濕氣超過人體所能調節的範圍就會導緻疾病的發生,中醫稱之為濕邪。濕邪引起的疾病往往起病隐匿,病程較長,變化較慢,可能反複發作或纏綿難愈,如濕疹、風濕性關節炎、哮喘等。中醫常用“濕氣重則百病生”和“十人九濕”的說法來形容濕氣侵襲人體緻病的普遍性。
很多現代都市人濕氣重,主要是因為生活方式不健康,貪食生冷或暴飲暴食,破壞脾胃運化功能,水液在體内久蘊成濕就會出現濕氣重的表現。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濕潤,說明體内有寒濕;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發膩,說明體内有濕熱;身體沉重懶動,睡不醒、睡醒後仍不解乏,渾身不清爽,有頭昏腦脹之感;食欲不振、胸悶腹脹;面部容易出油,尤其是額頭處、口鼻周圍出油明顯,頭發也愛出油;大便黏膩不成形,總有排不淨的感覺;體态虛胖等,這均為濕氣重的典型表現。
作為近年祛濕的明星良方“紅豆薏米湯”,近年來被廣為宣傳,許多人在三伏天時每天飲用,卻發現非但沒能祛濕,身體反而越來越沉重。其實,紅豆薏米湯怎麼用很有講究。
首先是适宜人群,同樣是濕邪為患,但有寒濕、濕熱之分,紅豆薏米湯主要适用于濕熱體質的人群。赤小豆的營養和藥用價值高,但也不是人人都适合吃。如小孩平素食欲不振、營養欠佳、大便稀溏時,就不宜食用赤小豆。如果成人體質虛弱,正服用補益中藥時,就不宜食用赤小豆,否則會影響藥物的療效。陰虛體質人群和妊娠期婦女也應慎用,需向醫生咨詢。其次是選材,應以赤小豆和熟薏米為優。要選細長的赤小豆,中醫認為,赤小豆善下行,利水消腫功效強。薏米又名薏苡仁,性寒,食用時将薏米倒入炒鍋,全程開最小火,慢慢翻炒至表皮金黃色,帶有微微焦香味。炒過的薏米寒涼之性降低,增強了其健脾祛濕之力。
說完适宜藥用的赤小豆,再來看看營養豐富的紅豆。研究發現紅豆中營養成分十分全面,每100克紅豆中含蛋白質21.7克,脂肪0.8克,糖類60.7克,粗纖維4.9克,鈣76毫克,磷386毫克,鐵45毫克,硫胺素0.43毫克,核黃素0.16毫克,煙酸2.1毫克,還含有三種結晶性皂苷和含量較高的賴氨酸。且日常食用紅豆可煮粥,可做成豆沙,能制成許多美味食品。
下面推薦幾個簡單方便的食譜以供選用。
赤小豆薏米粥
材料:等量赤小豆、熟薏米。
做法:因赤小豆、薏米很難煮爛,最好用熱水浸泡1小時後再煮。也可将赤小豆、薏米打成粉,取适量熱水沖服,更加方便。
功效:薏米,在中藥裡稱薏苡仁,可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與赤小豆共煮,還可加一些芡實。芡實性平,具有益腎固精、補脾止瀉之功,三者共奏健脾祛濕之效。
赤小豆鲫魚湯
材料:活鲫魚1尾、赤小豆50克、陳皮适量、草果适量。
做法:赤小豆洗淨、泡浸半小時左右,把鲫魚洗淨、去内髒,将陳皮、草果填入魚腹。可放置鍋裡加生油稍煎片刻,然後一起放入瓦煲裡加清水煲煎。
功效:鲫魚甘鮮美味,有健脾、補虛的功能。《本草拾遺》記載它“主虛赢,熟食之”。《日華子本草》說它能“溫中下氣,補不足”。兩者合之,共奏健脾去濕、利尿消腫之效。
家常紅豆沙甜湯
材料:紅豆150克,紅糖50克,冰糖15克,紅棗6顆,姜片2片、水2000毫升。
做法:紅豆加入适量清水浸泡一夜。将紅豆、紅棗、姜片加水放入鍋中,大火燒開後轉小火慢炖兩個小時,期間不時攪拌以免糊鍋。在最後5分鐘把冰糖和紅糖加入鍋中,稍加攪拌。
功效:生姜味辛,性微溫,歸肺、脾、胃經,具有解表散寒之功效。大棗能補脾胃生津液,用于脾胃虛弱,食少腹瀉,心悸等症。與紅豆、紅糖共煮,不僅口味軟糯香甜,具有益氣養血、健脾暖胃、祛風散寒、活血化瘀之效,特别适合女性朋友、兒童和貧血者冬季食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