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鄉村的發展與未來

鄉村的發展與未來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4 18:00:01

中新網哈爾濱10月22日電 題:(二十大時光)東北小村“山鄉巨變”裡看中國發展

中新網記者 王妮娜

“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讓我們更加堅定地走‘精農業、穩工業、興旅遊’的鄉村振興發展之路。”黑龍江省尚志市元寶村黨總支部終身名譽書記張寶金說。

鄉村的發展與未來(東北小村山鄉巨變)1

今年81歲的張寶金在元寶村當了42年緻富帶頭人. 王妮娜 攝

黑龍江省尚志市元寶村是著名作家周立波創作小說《暴風驟雨》的原型地,被稱為“中國土改文化第一村”。

鄉村的發展與未來(東北小村山鄉巨變)2

元寶村村民施永青一說起自己家的大米,笑逐顔開。 王妮娜 攝

今年81歲的張寶金在元寶村當了42年緻富帶頭人,他帶着村民,“從土地改革”、到“聯産承包責任制”,到“改革開放”,再到如今的“鄉村振興”,他們緊跟黨的政策,感受到黨的關懷,從昔日的“光腚屯”成為了如今全村總資産7.35億元的“億元村”。

“精農業”村民富了“開車下地”

“老書記”張寶金每天都到村裡辦公,他說:“過去十年,我們村從大力發展鉛筆工業,到升級發展生态農業,再到大力推動旅遊服務業,在黨的領導下,我們沒有停止改革發展的腳步。”

1980年,元寶村人均收入僅有42元,村集體負債27萬元,是一個“吃糧靠返銷、生活靠救濟、花錢靠貸款”的“三靠屯”。

1980年,張寶金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從1983年開始領着元寶村實行“包産到戶”,即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通過科學種田、精細管理,嚴格落實生産責任制,原先的劣質土地經過改造後長出了好莊稼,1985年,全村人均年收入從42元躍升到500元。

種地也要解放思想,打破陳規,張寶金看着村裡原先種的水稻品種雖然增産,但賣不上價,他決心發展“精農業”種植綠色優質稻米“稻花香”。

自2010年起,村裡開始試種,逐年增量實驗,用8年時間試驗成功“稻花香2号”,村裡還注冊了“村鎮香”商标,成立了合作社,如今,優質稻米種植面積達到了6000畝,170多名農民加入合作社。

“每年過完大年,村裡就組織開會,商量買種子、買肥的事兒,有村裡,有黨員領着我們,我們種地很省心,不用我們自己像過去那麼操心了。”村民施永青說,他加入合作社已經5年了。

2017年4月,在村黨支部的幫助下,村裡建起集生産、加工、銷售一條龍的精米加工廠,實現規模化、品牌化經營,日産出最高可達100噸大米。同時,精米加工廠可以完成包括生産、包裝、銷售在内的一條龍優質服務。

今年,施永青家種了60畝地稻花香,今年已經賣了15000斤稻子了,而且他的大米在村裡加工廠精包裝後,每斤能賣到6元錢。農閑時,施永青還在村裡的鉛筆廠磨刀賺工資,“以前騎自行車去地裡,現在都開車下地。”施永青說,他不出村,一年收入就能賺到20萬元。

元寶村的精米加工廠投入生産後,截止到目前已生産100萬餘斤精米,包裝運輸銷往全國各地,帶來了解放思想創新發展的成果,百姓生活更富足,集體經濟更壯大。

鄉村的發展與未來(東北小村山鄉巨變)3

鉛筆廠現代化的生産線。 王妮娜 攝

穩工業村辦企業富了“村裡人”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十年砥砺奮進,山鄉巨變在田間地頭,在工廠車間。

在金雪蓮鉛筆廠内,工人們都穿梭往來,有條不紊地工作着,這是元寶村的村辦企業。

上個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的東風也吹進了這個小村落。1983年,張寶金抓住發展機遇,帶着村民一起從創辦小木農具加工廠、衛生筷子廠,到鉛筆闆廠、制筆廠,從銷售國内,到出口俄羅斯,引領農民走以工富農之路,這個小村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迹。

“我在這幹6年了,剛來時,車間就有兩條比較傳統的生産線,之後上了3條現代化的鉛筆生産線,我們這的工人每個月都能賺4000多塊錢。”金雪蓮鉛筆廠的車間主任王少慧說,她在這裡幹了6年。

通過40年的艱苦創業,現在元寶村的企業年加工鉛筆23億支,鉛筆闆3000萬羅,分别占全國生産總量的20%和60%,成為了元寶村現代産業體系的支柱。

興旅遊鄉村振興“在村裡”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

元寶村的鄉村振興一直在村規劃的版圖裡,元寶村立足“土改文化第一村”的紅色資源優勢,建設好元寶紅色教育館,修繕好《暴風驟雨》紀念館,挖掘元寶村黨總支“凡事相信黨、遇事靠群衆、幹事講科學”的成功經驗,全方位展示元寶村的發展進程。

“我們在傳承赓續紅色精神的同時,叫響元寶村紅色旅遊品牌,努力開發鄉村特色旅遊産品,開展民俗旅遊,吸引更多遊客到元寶村參觀旅遊,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尚志市元寶鎮黨委副書記、元寶村黨總支部書記邱樹麗說。

在元寶村未來發展規劃中,記者看到,“元寶村黨史陳列館布展工作,2022年11月底完成”;“實施元寶村室外工程建設,包括:室外廣場、室外綠化、室外給水、室外污水、室外雨水、雨水回用、供暖設施等工程建設,項目驗收階段2022年11月底前完成……”這樣明确而具體,并帶有完成日期的村規劃,就是黨的二十大中“鄉村振興”的具體落實,小村落在變富,也在一點點變美。

元寶村在張寶金老書記的帶領下,堅持“凡事相信黨、遇事靠群衆、幹事講科學”,40多年來不斷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經濟社會發展始終走在全國前列。

學習完黨的二十大報告,張寶金說:“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作為一名基層黨員,看到黨的二十大規劃的發展藍圖,看到年輕人積極努力工作,讓我對元寶村未來的發展更有信心。”

“我将與元寶村民一道,按照黨的二十大規劃的發展藍圖,努力将元寶村建設成為新時代紅色美麗村莊。”今年30歲的邱樹麗說。(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